賭徒轉性

毛宁 涛声依旧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揮去空難的陰影

錢志群 // 人類早已告別了安步當車的年代,便捷的交通工具將人們的生活空間從點拓展到天南地北的面,遠在天涯卻近似咫呎。昨天還千里之外在電話或網上與你聊天;今天也許就冷不防站在你面前,給你一個驚喜。但在驚喜之餘,很多時候在旅途上也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那就是對交通安全的擔憂。舉家移民美國後,坐飛機便成了無可避免。不提在美國時常飛行,回中國探親更是別無選擇。透過飛機窗口,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層雖然令你心曠神怡;但當飛機在亂流下劇烈顫動時,或許你的心跟著收緊,被懸在半空之中。 2OO9年6月1日,一架從巴西里約熱內盧飛往巴黎的法航空客A330飛機,起飛後不久便在大西洋上空失去蹤影,機上228名旅客如隕石般墜落,結束了生命的旅程。空難事件已經屢見不鮮,算一下近年全球重大空難事件,悲慘的畫面便會在你腦中掠過,彷彿就發生在昨天。過去的3年裡,僅客機空難就有16次之多,1,650多人魂歸他鄉。曾經多少理想志趣、家庭溫情轉眼成空,更給親朋們留下無言的悲傷和無盡的嘆息。如果我們擔心飛航安全,但有一組統計數字卻顯示,飛機倒是比飛機、輪船和火車更為安全的交通工具。據美國全國安全委會對1993年至1995年間所發生的傷亡事故的比較研究,坐飛機比坐汽車要安全22倍。按2,OOO的概率算,也就是117.65萬次飛行中才能發生一次死亡性空難。 這不是在為航空公司作開脫和宣傳,這只能說明世上的死亡事件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有一天,我架車行駛在一條常走的州際公路上,腦子裡忽發感慨,這條路不知承載過多少來往過客,其中很多人已離開人世。不提那些車禍喪生的人們,就是其他各種原因逝去的也是一代又一代。路還是這條路,路旁的景致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化。藍天白雲,沒有哪一樣因為缺少某一位,而不復存在。人的生命,說穿了,甚至比物還脆弱。英國作家戴維索斯維爾和馬特亞當斯在《1001種荒謬的死法》中,羅列了世界上1,001種最離奇的死亡事件,生命有時就在意想不到的平凡,這條路、熟悉的小事中戛然而止。難怪聖經說:「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四章14) 上帝說這話不同於人的感慨,充滿權威,因為祂是締造和掌管生命的主。 也許我們會疑惑,既然生命在上帝手中,那我們的死,特別是意外之死不就是祂的錯嗎?不是,錯在人類自己。人是祂創造的最得意作品,始祖亞當和夏娃本是不病不死的,但因為不聽上帝的忠告,偷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從此死罪在身;病或災成了執行人死亡的方式。無限慈愛而又充滿憐憫的上帝,不忍世人落在永遠死亡的結局裡,祂差派獨生子主耶穌降世為人,為救贖死罪在世的世人,替罪受死,死後第3日復活,為願意認罪悔改、認祂為救主的人預備了一條復活永生的路。 我們坐飛機總有一份人壽保險,可它總是死後才見效。用生命換錢,用錢補償家人,卻於死者無益。可是,我們還有另一份特別的生命保險,那就是永生。這份保險不需要金錢而是用信心就能從上帝那裡得到,只要我們承認祂是我們生命的創造者,承認自己曾經否認祂的罪過,願意接受耶穌代你贖罪,並尊祂為主,你自己無法掌管的生命從此就交託給生命的主宰──上帝。 這並不是說上帝一定會應允你的禱告,讓你像有的旅客那樣在那趟空難航班起飛前因故改期;但祂會賜你心中一種平安,不去為自己無法知曉、無法掌控的事掛慮。即使你失去大地 (世上) ;也會得到 (天堂) 。生命雖在短暫間消逝,但有一天,因著我們信耶穌,它會復活成為永恆。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龍捲風警報下的反思

夏蔚姊妹的見證

警報響起
今天有龍捲風警報,不是演習,是真的呦!整個星期都是陰雨天,讓人的心情也跟著打不起精神來。下午居然響起了龍捲風的警報,天空烏雲密佈,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

以前在加州的學校,當有火警演習和地震演習,知道是演習,所以不管多認真,心裡也是慢悠悠的。說真的,現在我的心一下就提了起來。想想我們一家四口分散四處,兒子在三個小時車程的外地,不知龍捲風會不會經過他那裡?女兒在她的小學校裡,應該是安全的,可學校會不會通知關閉呢?先生這時應該在家裡。家裡的房子牢靠嗎?安全嗎?萬一發生甚麼意外,我們可就沒有棲身之地了!我自己是在學前班的教室裡,這裡有可愛的小朋友,保證他們的安全是我們作老師的責任……。唉,怎麼會搬到有龍捲風的地方來了?以前看到的電影「龍捲風」裡的災難鏡頭浮現在腦海裡,揮也揮不去。

想歸想,還有眼前的責任。我和其他老師一起招呼班上的小朋友乖乖地坐下,然後打電話給家長,通知他們盡可能提前來接孩子。我把緊急狀況下採用的應急燈拿出來 (還從未用過),那上面有小電視和收音機,打開,看看這股狂風吹到哪裡了,還有多少時間會颳到我們所在的城市。心裡還是一個字:「慌」;因為我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旁邊的老師提醒我一些應急措施,如若真有意外,要讓小朋友都靠內牆集中,盡量遠離門和窗戶,要趴下,用兩隻手護著頭等。他們越說我越緊張,不斷地向窗外張望,雨越下越密了,黑雲壓頂,狂風大作。

轉趨平靜
我該怎麼辦?上帝啊,這時我想到我的上帝了!為甚麼如此驚慌擔憂呢?自從相信了耶穌,我不是把自己的一生都交託給了祂嗎?我已經不是自己活著,而是有我的救主和我在一起的,我還怕甚麼呢?我就在心裡默唸:「上帝啊,祢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安慰。求祢與我們同在!」這樣一想,很奇妙,心情就平穩下來。我又再繼續默默禱告:「上帝,我的心裡很慌,很害怕;但我知道祢是我的神,是我的避難所,求祢將我心裏的焦慮拿去,與我們每一個人同在,保護我們在祢翅膀的蔭下。」這時,詩篇九十一篇也滑到了我的嘴邊:「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我要論到耶和華說,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祂必救你脫離捕鳥人的網絡和毒害的瘟疫。祂必用自己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祂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

信耶穌真好,危難之中,祂是我的支柱、我的盾牌。聖經裡的話就是確據,就是我們的保障。雖然現在還沒有雨過天晴;但又一次的經歷已經使我的心慢慢地平穩安靜下來。我的上帝已經用祂的大能平息了我內心的風浪,除去了我心裡的疑惑與恐懼。就這樣,我繼續配合其他老師做完了當天的工作,天氣的狀況已經不再影響我的情緒,相反地,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恩,我有分別給先生和兒子打了電話,知道他們都很平安,女兒的學校也很安全,真是感謝上帝!

風暴過後
下班回到家,和先生談起白天的經歷,我們都很感謝上帝的保守。每天出門上班、上學,都不能預知將發生甚麼事。人不能掌控生命,能活著是上帝的恩典。晚上,我在燈下打開聖經,隨意地翻到馬可福音四章,說的是耶穌平靜風浪的神蹟。是啊,當年耶穌的門徒在船上面對加利利海的狂風大浪,他們曾驚慌失措,就連他們的主與他們在同一條船上,也不能使他們的內心增加一些安全感;反而埋怨主說:「夫子!我們喪命,祢不顧嗎?」耶穌斥責了風和海,然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門徒就從一開始懼怕海裡的風浪,轉變到懼怕斥責風浪的耶穌,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從門徒的小信,我再次反省自己的內心。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外面環境一點點事情,都能引起我心裡的巨浪,這巨浪就意味著對上帝的不確信,對上帝全能的疑惑,對主同在的遺忘。怎麼第一時間裡我就沒有想到上帝──我天上的父呢?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那點兒區區小利,想靠自己也靠不住,內心就被恐懼完全霸佔了。上帝在我心裡動了工,祂問我:「妳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我是連風和海都聽從的上帝,妳忘了嗎?」主啊,是的,感謝祢,讓我看到祢是超越一切的上帝。祢是主!我們健忘,求祢赦免,加添力量!

龍捲風過去了,我內心的風浪也平靜了,可腦海裡仍意猶未盡,還在思索;那麼人生的風浪呢?上帝並沒有應許我們人生路上天色常藍,鳥語花香。正相反,人生的道路上不光陽光燦爛,而且時有烏雲密佈,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像今天一樣,會有很多的事讓我們提心吊膽,驚慌失措,我們該怎樣面對呢?當風浪來臨時,我們的信心經受得住考驗嗎?上帝藉著世上的事情,一次次地操練我們的信心,告訴我們不要憂慮、不要懼怕,祂是我們的神,是全能的上帝!我們當敬畏祂,而不是畏懼災難。我深深體會,只有真正認識了上帝的人,人生才沒有擔憂。我還需要操練,主啊,求祢幫助我更認識祢,徹底擺脫恐懼。

回首兒時
回想我從小到大的成長路程還算平穩,雖然沒有甚麼大起大落,但每一個階段都品味著人生的滋味。印象中第一次很恐懼的事情發生在大學宿舍裡。那晚我和同學都在房間裡閒聊,我的手上還織著毛線,絲毫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突然聽見門外走廊上女聲的尖叫,伴隨著轟轟的響聲,我同寢室的好友剛一打開門,只見對面的寢室火光衝天,火苗正在漫延,熱氣直撲過來,有兩個女生的身上也有火苗,好多人都在往樓下跑。我頓時驚慌失措,記不清是怎麼跟著大家跑下樓的,只記得到了樓下還能看到火光。等到後來回到房間,居然找不到我的毛線團了。這一次火災使一位女同學被燒致重傷,不得不退學治療,後來她沒能和我們一起畢業。我們為此唏噓不已,感嘆人生真是不可預料!

大學畢業工作了幾年後,一件事讓我體會到死亡的恐懼。我有一位同事,一天晚上她左等右等都不見她先生回家吃飯,她打電話去先生的單位詢問,回答是她的先生早已下班走了。她又致電話熟悉的朋友和親戚,還是找不到先生,她就獨自吃了飯。到了午夜,還是不見先生的影子,我的同事越想心裡越不安,越等越焦急,一夜無眠。到了早上還是到處找不到先生,這時才想到該打電話去交通安全部門查詢,看昨晚是否有交通事故發生在她先生回家的路上。這一查,果然發現她的先生已經死於車禍。記得我和幾個同事一起到她家中,相對無語,只能聽她默默的哭泣。我真的不知怎樣安慰她,其實我的心裡充滿恐懼,想到人是多麼的脆弱啊!昨天還在,今天就不知道去了哪裡。那時候我還不認識上帝,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死後會到甚麼地方去;所以,死亡的恐懼伴隨了我很久。

一九九八年我和先生來到美國,人生的路上又上了一個台階。我們在這裡認識了耶穌基督,相信並接受祂作我們的救主,又受洗歸入基督的名下,成為天國中的子民。從此移民路上的每一天都有上帝的慈繩愛索牽引。遠離親人,在陌生的土地上奮鬥,恐懼的事情不在少數,像今天這樣的龍捲風警報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可是我再次感到,在人生的驚濤駭浪中,上帝與我們同在。祂與我們一起經歷風暴,祂斥責風浪,保守我們心靈平安。我越信上帝,越感到自己的生命有力和有盼望;因為知道自己是出於上帝,將來還要回到上帝那裡去。主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在祂裡面有平安;因為祂已戰勝了這個世界,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勝過了死亡,我們信靠祂的人也就能得勝。

所以要記住,風再大,浪再高,有上帝同在,我們就不再懼怕。我告誡自己,將來不論遇到甚麼事情,我都要投靠在上帝的懷抱中。漫漫人生路上,我也願意更多的人能夠接受耶穌,信靠上帝,與上帝同行!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曹慶的故事

就在台北火車站後一棟老舊大屋裡,卻有一間寂靜的病房,這裡的病人不會哭,不會笑,更不會喊疼,他們在生命仍未結束之前,提早關上了和世界握手的門,註定終生沉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植物人」。

卡在生死之間的灰色地帶,植物人和家屬總有無窮悲苦磨難,然而,即使上帝開了一場殘酷的玩笑,還是派來了天使,一位七十歲的老人—曹慶。他奉獻二十年心力安養植物人,成立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陪伴四百多個沉睡的生命,在寧靜中走過四千個黎明黃昏。

曹慶和多數外省老先生一樣,有著顛沛流離的前半生;但虔信基督的他,曾在年輕時向天父許願:「要做別人不做的社會福利工作。」最後,他選定以植物人為奉獻對象。

1980年,他從台糖退休,帶著退休金告別妻女,背著大背包裡頭裝著幾十份北方乾糧「侉餅」開始「全省走透透」。逢人就問:「你知道哪裡有植物人嗎?」「我想從事植物人安養工作,你願意贊助嗎?」孤身獨行的曹慶用五年的時間詢問了一萬多名陌生人,他被罵過「瘋子」、「騙子」被人趕過、被狗咬過。最後,總算有七百多位善心人,在曹慶的「贊助人名單」留下了姓名和連絡地址。

有了這份名單,曹慶開始實現自己向上帝許的願,他到處去拜訪貧窮的植物人家庭。在台北,他發現被棄置在幽暗、腐臭角落的植物人;在台中,他看到全身長滿褥瘡的植物人,傷口鑽出十多條又肥又大的蛆;還有一次在花蓮,他看到一個植物人瘦得只剩一把枯骨,躺在糞便與餿水中,讓曹慶再也忍不住濕了眼眶,誓言要為他們找回為一個「人」的尊嚴。

曹慶同時到衛生部門「拜託」政府幫助清寒植物人家庭,也到企業財團去尋求財力支援,但執著的身影卻始終落寞,總在華麗卻冷漠的會客室裡被草草打發。只有一次曹慶終於見到一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但就在他滿懷希望的時候。「兄弟,我從不做沒把握的事!」曹慶回憶,那一剎那,他堅持多年熱情徹底被擊潰,走出辦公室,站在亮晃晃的台北街頭,他揮著拳頭咆哮痛哭,詛咒全世界的無情無義,最後倒在路邊緣像一個洩氣的皮球。

然後,他突然想起七歲那年在學堂裡讀過的故事「兩個和尚」:古時四川有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都想到南海取經,富和尚因為擔心錢不夠、體力不夠和路途遙遠,一輩子未能成行,窮和尚只帶了一隻缽,靠著雙腿和決心,數年之後帶回南海萬卷經書。一瞬間,曹慶笑了,告訴自己「就當個窮和尚吧!」

不久之後,七十五年 (1986年) 十一月,他租了房子成立創世紀植物人安養院,再親自到三重,從五樓背下創世免費收容的首位植物人林麗美,一個父親中風而母親癌症的年輕女孩;而那時創世沒有任何設施,林麗美的床還是路邊檢來的,舊櫥也是,曹慶自己則打地鋪。

事隔十四年 (1986-2011距今已廿五年),曹慶還記得,正當安養院開張的前兩天,空蕩的房子什麼也沒有,幫他管錢的一位女孩拿著存摺,一臉驚惶衝向正在廚房洗地的曹慶大喊:「曹伯伯,不好了!你一百多萬元的退休金只剩下一萬!」曹慶沒說甚麼,只找出那張寫滿七百個姓名地址的贊助人名單,開始寫信:「還記得嗎?您曾承諾願意贊助植物人安養,現在,時候到了,您是否願意實踐諾言?」一封一封,全是曹慶虔誠熱切的親筆筆跡。

七百多封信寄出後,奇蹟似的,小額捐款不斷寄來。一個月後,義工統計創世第一個月的支出合計十三萬元,而當月收到的捐款剛好剛好是十三萬元,第二個月支出十八萬,捐款收入就是十八萬元,第三個月支出廿三萬,捐款竟也是廿三萬元。多年執著播下的種子,從此開始萌芽。

但曹慶並未就此停手,早年因為缺乏人手和經費,他還身兼雜役和看護;林麗美入院的第一天,曹慶親自幫她洗澡處理穢物 (因為看護害怕「幫死人洗澡的感覺」)。為了治療植物人常見的褥瘡,曹慶更翻遍醫書土法煉鋼,先用棉花棒清除腐肉,把碘酒滴滿碗大的傷口,再拿吹風機對著傷口吹,讓碘酒快速滲入乾燥,那時病房裡就常見到曹慶拿著吹風機的身影,而一個個沉睡的植物人也在暖風中長出了肉,紅潤的雙頰。

二十幾年來曹慶沒有向任何植物人家屬收過一毛錢,他只要求家屬每個月奉獻三天到安養院當義工,碰到不聞不問的家屬,他也多半算了。安養工作上了軌道,九年前,曹慶又開始關心街頭的流浪漢。同時,六十多歲的他先到萬華街頭考察,白天陪著流浪漢遊蕩、翻垃圾桶,夜裡則在街頭拿硬紙板當床。

八十年 (1991年) 的除夕夜,曹慶更拜託十多位朋友自製便當捐給遊民當年夜飯,那夜當他帶著便當發放,親眼看到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顫抖雙手拼命似地啃著雞腿時,曹慶又哭了,他當下決心要挑起照顧遊民的責任。

這些年來,創世天天為遊民發便當,提供生活日常品,農曆年前辦尾牙,並設立專為遊民服務的街友平安站。帶著植物人和遊民走過十多載的風雨艱辛,如今創世已從當年只有一張舊衣櫥當床的窘境,發展到在全台灣有六家安養院,收容過四百多位清寒植物人,並照顧五百多位遊民,近年又開辦失智老人收容,老人益智中心服務,更讓曹慶驕傲的是從當年的七百人開始,創世至今共收到三十一萬人次的捐款…而且每一筆錢全來自平凡的小老百姓,創世沒有向任何大財團拿過分毫。

曹慶呢?今年已快八十,頭髮全白,皺紋多了,但不變的是…即使頂著基金「董事長」的頭銜,他仍是穿著地攤買的布鞋,以及一件袖口磨破的舊夾克,夜裡就睡在病房樓上的小臥室,平時到醫院拿藥,為了省錢,更堅持要散步走去。

曹慶的辦公室裡,還有一張簡陋凌亂的國畫工具檯,他最愛用棉花棒沾墨汁畫畫 (當年為植物人塗碘酒治褥瘡後養成的習慣),畫好的作品裱框義賣換了錢,再給植物人添病床。奉獻對他來說,早已是生命的全部。三十年前如此,三十年後亦然。春暖花開,但創世的植物人還在沉睡,如果你有機會拜訪創世的病房,不要忘記去看看牆角有一張保存完整、功成身退的舊衣櫥,還有董事長陳舊的辦公桌墊下,有一張貶黃的紙片,上頭寫著:「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註:由於原文篇幅頗長,只寫到此為止。
http://www.genesis.org.tw/donat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