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徒轉性

毛宁 涛声依旧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認識憂鬱症病人

莫世淳 一、青少年的煩惱 根據估計,有2%的兒童與5%的青少年會患憂鬱症。一般來講,他們的學業與社交也不好,脾氣暴躁、自卑、悲觀,有時自殘,甚至自殺。 1、多愁善感: 十二、三歲以上的青少年,女生得憂鬱症的機率比男生多一倍,可能是因為賀爾蒙變化較大;另外是女生較多愁善感,看重外表,給自己很多壓力。 2、家庭不和:傳統的中國家庭,父母有絕對權柄,孩子要絕對順服父母,他們的意見與感受不受重視。又如果父母感情不好,常常吵架,孩子在家沒有安全感,就容易患上憂鬱症。多年前,我認識一對夫妻,兩人整天吵架,丈夫又有外遇,鬧得不可收拾。後來,十五歲的女兒患上憂鬱症,父母並沒留意,直到女兒自殺身亡,他們才如夢初醒,但悔之已晚。這個媽媽日後一直生活在自責的痛苦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一個家,就這樣給毀了。 3、望子成龍:中國人光宗耀主的觀念很重。本來父母盼望子女力爭上游並沒有不對;可有些父母熱心過頭,給兒女們很大壓力。兒女心理若不夠健壯,就會患上憂鬱症。 一位母親帶了十六歲的兒子來看我,說兒子精神不能集中,失眠,功課退步。我看這男孩垂頭喪氣、悶聲不響,就想他可能患了憂鬱症。我請他母親暫時離開,和他私下談話。起初他怎麼也不開口,只用點頭、搖頭,和簡單的「是」與「不」回答。後來知道我關心他,才透露心聲。原來他父母對他和弟弟都期望很高,希望他們讀書成績好,大學進名校,畢業後找到好工作。他本成績不錯,上高中後開始覺得功課又難又重。他很用功,卻得不到預期效果,於是心灰意冷;卻看到弟弟不怎麼努力就名列前茅。加上父母有意無意拿兄弟二人比較,他感到壓力很大。就這樣,他墜入憂鬱症的黑洞,終日精神彷彿,功課退步。 我向他解釋,讀書不是唯一出路。上帝從來沒要求我們成功,祂不會要求每人都有同樣的成績,只要我們忠心,上帝同樣讚賞。我領他讀聖經馬太福音第廿五章:耶穌說,有一個主人按僕人的才幹,分別給他們五千、二千和一千兩銀子,囑他們好好使用,然後他往外國去。拿那五千的和二千兩銀子的僕人,分別賺了五千與二千兩銀子。主人回來很高興,稱讚他們是「忠心良善的僕人」。只有那拿一千兩的,甚麼都不做,把銀子原封不動歸還主人,主人罵他是「又懶又惡的僕人」。上帝沒要那拿二千兩的賺五千,祂要我們忠心,善用祂賜我們的才能。這男孩聽後,鬆了一口氣。我也同樣地開導他的母親,請她不要望子成龍,弄巧反拙,害了兒子。感謝上帝,她明白了這個道理,不再給兒子太大的壓力。 4、延誤醫治:中國父母只關心兒女的學業和操行,對兒女的心理狀況不大留心。很多時候要到學校體檢才發覺孩子患了憂鬱症。 中國父母覺得孩子患「精神病」(其實是情緒有問題) 很丟人,不願求醫,因此耽誤了「並向淺中醫」的時機,這是愚蠢,甚至危險的事。在美國中國大學生患憂鬱症的比率較美國學生高,可能是家裡的中國式教育與學校環境差距很大,孩子孤身走入陌生的環境裡,衝擊很大,不知何去何從,就較容易得憂鬱症。 我接過一個母親的電話,說兒子從加州大學畢業後變得異常古怪,終日躲在房裡,家人不想見,甚麼事也不做,連飯也是由母親預備好放在廚房,他到晚上,趁家人都回房睡覺,才悄悄地到廚房裡吃,更別說找工作了。母親看在簡裡非常著急,問我該怎麼辦。我答,他可能患了嚴重的憂鬱症,請她把兒子帶來輔導。沒想到她居然說不想讓人知道兒子的情況,只希望我在電話中教她怎樣幫助兒子。在這種情況下,我愛莫能助,除了鼓勵她帶兒子去看醫生以外,只有在電話中為他們禱告,求上帝幫助他們。 二、老人憂鬱症 患憂鬱症的老人精神不能集中,記憶力退化,無判斷力。通常年長的華人不大會描述自己憂鬱的病徵,或是有自殺意圖,以至病況比較難得到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年老移民適應較難,若不懂外語,出國後不會聽,不會講,就倍覺孤獨。要是子女因事忙而冷落老人,老人自己又不會主動交朋友,就容易發展成憂鬱症。有人調查過,在美國65歲以上的中國婦女自殺率要比同年齡的白人多三倍;75歲的更可憐,多七倍。這些婦女多半都是移民。 老人得憂鬱症並不容易診斷出來,因為他們的生理機能本來就隨年齡而退化;所以,當他們說睡不好,吃不下,沒有精神時,家人很少想到是心理的問題。不過老人的心理病與生理病切切相關,所以要很留心聽他們講話,才可以判斷出來。通常有憂鬱症老人的醫療費比一般老人要高出五成;所以兒女若多關心年老的父母,使他們不覺孤單寂寞,可省卻一大筆醫藥費。 三、成年人 一般的成年人,除了受打擊,任何一種損失和變動;如患病、離婚、喪親、失業,甚至出國移民,也會造成憂鬱症;因離開熟悉的環境與親友,還要適應新的語言和生活環境,並不容易。 有人曾做過調查發現知識水準高與工作職位好的人比較少得到憂鬱症。可能是他們比較有錢,也懂得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治療,復原的機會就比較大。所以,希望讀者中如有發現親友患憂鬱症,一定要帶他們求醫,越早發覺越容易治療,若不是很嚴重,可能不用吃藥;但心理輔導卻很重要,心結一定要被解開;否則身心靈都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 四、女人 女人得憂鬱症的機率比男人多兩倍,原因如下: 1. 心理因素:賀爾蒙影響情緒,女人在月經前、生產後、更年期,都受賀爾蒙影響。對於家族中有憂鬱症的人,賀爾蒙則成了憂鬱症的催化劑。 · 產後憂鬱症:約有一至二成的女人產後有憂鬱症。她們對嬰孩有矛盾的感情,又愛又恨,心裡怪責嬰孩攪亂她們的生活,成為她們的重擔,使她們失去自由,或與丈夫疏離。假如丈夫不體貼,並要服侍公婆,憂鬱症就更嚴重,極端的甚至殺死嬰孩。其實只要有人願意耐心聽她們傾訴,這情形是可避免的。 · 更年期空巢症:兒女長大離家後,做母親的失去生活重心,若丈夫事業忙碌,婦女就更寂寞。加上更年期間身體不適,情緒波動很大,生理加心理的改變很容易使女人患憂鬱症。有些婦女離了婚,更感孤寂,就得了憂鬱症。其實這時他們最需要有人聽她們訴苦,關懷接納她們;可惜現在人人忙碌,不會顧到別人的需要。 2 .社會因素:傳統家庭男主外,女主內,計統計,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生活壓力的影響。養育兒女、家庭經濟、親人死亡、夫妻不和、離婚、大病、家庭暴力或是失業等等,都屬於生活的壓力。女人較看重家庭,所以常受其影響較大。 3.受虐待因素:有些女人小時受到性虐待,婚後被毆打,或在工作場所受到性騷擾,很容易得憂鬱症。受虐待婦女得憂鬱症的風險比沒受虐待者高出四倍。家庭暴力與憂鬱症成正比。我輔導一個60多歲的寡婦,她從前受上司的欺負,不敢反抗。後來受傷不能工作,情緒低落到極點,每天以淚洗面,憂鬱已到了精神分裂的地步,有幻覺。精神科醫師給她吃分量很重的藥,卻不見好轉,最後醫生建議她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就在這關鍵時刻,有人介紹她來見我。第一、二次見面時,她一直在哭,我根本聽不到她說甚麼,只能耐心地陪著她,用聖經的話安慰她,與她分享我以前得憂鬱症的經歷,帶她禱告,花了很長時間她才慢慢好起來。 4.原生家庭的因素: 孩子小時被遺棄,被忽略,或遭虐待,也就會種下憂鬱症的根。這種女孩長大後可能為了討好人而委屈自己;因此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一般來說女人比較容易自責,較易患憂鬱症。我輔導過一個30多歲的女人,她兩歲時父母離婚,媽媽把她交給祖父母照料。十幾年後,母親才接她回去同住;但是直到今天,她仍然缺乏安全感,潛意識中怪自己不好,所以被母親拋棄。她有一個習慣;刻意討好人,怕被遺棄。一個30多歲的人,心中的小女孩還沒長大,還好,她與母親都信了耶穌,我鼓勵她們倚靠上帝,不要倚賴人;因為沒有一個人是我們可以永遠依靠的。生離死別是常事,只有主耶穌不離開我們,祂應許永遠與我們同在。這對母女願意照我的話去做,後來就不需要找我了。 5.心理因素:女人天生比男人重視感情,但是,太過注重感情易引起憂鬱症;因為重感情的人很容易忽略自我,把自己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目的都寄託在別人身上。當對方有任何改變,她就會覺得人生很空虛,沒有意義。這樣不得憂鬱症才怪哩! 6.文化因素:傳統中國文化看重家庭的和諧,女人有責任維繫家庭裡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各種衝突使到女人容易感到焦慮、無奈,以至患上憂鬱症。 · 講了這麼多,希望讀者了解憂鬱症的成因,用憐憫和忍耐去看待憂鬱症的人。不要責怪,而是要耐心地伴他們一步步走出憂鬱症。聖經上教導:「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拉太書六章2);又說:「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拉太書五章13);「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四章32) 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才肯饒恕,並以愛心與恩慈待人。希望聖經的話語成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愛我們的天父,祢愛我們,也要我們與別人分享祢的愛:「我們活在一個罪惡的世界,充滿了疾病與痛苦,身心靈有病的人到處都是;所以求祢給我們愛心與智慧,知道如何用祢的愛去愛別人,特別是心靈軟弱的人,我們能分擔他們的憂傷與痛苦,把祢的安慰帶給他們。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一個馬列主義退休教員的故事

孜學 我信主耶穌的經過 我信主耶穌的過程有四個階段:否定上帝,承認上帝,認識主耶穌基督,承認祂是我的救主。 我今年74歲,1997年前我一直是無神論者,在大學講授馬列主義課36年,認為有神論是一種迷信,根本不研究到底有神無神,就堅決否定。因唯物主義世界觀堵塞了我的頭腦,我關上心靈的大門,採取「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 1997年,我首次來美國探親,女兒和女婿帶我去了幾次基督教會,開始接觸和了解基督教會。當我看到教堂高大,寬,廣台牆壁有一個巨大的十字架,感到莊嚴肅穆。信徒中有很多高級知識份子,他們文明,高雅,溫文有禮,充滿信心和極富活力,完全不像我以前所想像的愚昧落後。我開始明白基督教也是一種有神論的信仰,我不排除有神;但並不認識神,只是把無神和有神論並列起來,成了二元論者,這是我對神認識的混亂時期。 2002年,我女兒,女婿成為基督徒,他們幾次回國和在長途電話中,不斷地向我們講述耶穌基督的榮耀,傳遞天國的福音。他們拿回家一些基督教的材料,我們也查了一些資料,開始認真地學習。女兒說,她經常禱告,看到上帝幫助她。2004年那次她回國,因為事忙和疏忽,在登機當日才發現簽證過期,按理是來不及辦延期手續了;但她有堅定的信心,認定上帝會幫助最困難的人。通過禱告,在登機前竟辦好了延期手續,順利的回到中國。這件事對我信上帝的啟發很大,在他們的影響下,我的小女兒在中國也信了耶穌,我也漸漸了解上帝是全能的創世主。 2009年4月我第二次來美國,通過不間斷地參加教會活動,通過女兒、女婿和教會弟兄姊妹們的多種形式的幫助和引導,還看了馮秉誠、遠志明等的見證錄像,他們興奮地講述了自己是怎樣打開心靈的眼睛,認識了上帝,他們還用大量的例子,闡明了是上帝創造了這奇妙的世界,是耶穌用死贖了我們的罪。這段時間使我對上帝的認識充實了,堅定了,我完全信任了上帝,使我感到從來沒有過的高興和幸福。我決定認上帝為主,做上帝的子民,做一名真正的基督徒。 我從過去長期否定神,活在罪裡到今天心靈懺悔,信靠上帝,回到上帝的國度,見證了耶穌的話語:「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七章7) 我信耶穌後的變化 信耶穌是我生命根本變化的標誌,從此,我有了新生命,獲得重生。這是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信仰觀上的重大變化。我從無神論轉變成有神論,信任了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聖父、聖子、聖靈;讓我認識許多重大問題,引起思想言行的變化。下面舉例說明:1. 從前我主張進化論,認為科學是萬事萬物的唯一真理;現在我認識到,所謂科學規律,實際上只是上帝創造世界的一部分規則而已。主耶穌才是真理,祂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十四章6) 2. 以前實際上我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甚至都不認為自己有過甚麼錯誤;現在知道了,我是有罪的,有天生的罪性和不符合上帝旨意的言行。非常感謝主耶穌用祂自己的寶血為我贖罪。 3. 以前我活著的目的是一種模糊的為別人更好的活著──為人民服務;現在我明確了解,人活著的意義是要按著上帝創造人的目的而活著──是要管理好上帝創造的萬物,是愛上帝,愛人。這也和人的社會生活結合起來,人要做好本職工作,要處理好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4. 我以前生活中追求的目標,是共產主義社會,是讓人類在地上過幸福生活;現在我轉變為讓更多的人進光明的天國,能進入永遠的天堂。 總之,跟以前相比,我的變化太大太多;有了屬靈大家庭──教會;找到了精神的食糧──聖經;學到如何學好聖經的理念──就是學習聖經不但要作理性的思考和注重真理的實踐,而且更要有感恩的思想、情感,和相應的思想方法才能真正學好,提升自己的信仰水平,使屬靈生命不斷成長。 今後我要勤讀聖經,恆切禱告,並努力彰顯上帝的榮耀。願聖靈在我心中結出豐碩的果實。下面我作的一首詩,願與大家分享共勉: 基督信徒送福音,毅然信主獲重生, 愛如甘霖滋潤我,只因聖靈住心間。 餘生完全獻上帝,信心試煉品格成, 找到通往天堂路,勤讀天書恆禱告, 活成基督的樣式,彰顯創世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