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bye bye ! 天家見!
易麥潔靈
兩年多前,在婦女團契認識了黃李樂禧 (Bonnie Wong) 姊妹。談話中知道她廚藝精湛,對中、西、日等菜式的烹飪調理方法尤有研究、於是邀請她給我們做一次烹飪示範,她立刻答應了,並詢問日期。由於我們的聚會都已預早安排,我答:5個月後。她坦率地說:「上帝若讓我仍然活著,必樂意而為。」我們都很驚訝她的回答,她卻以平常心情告訴我們,她是癌症的末期病人。兩年前,醫生已診斷她的癌細胞由肺部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估計只能活半年。蒙上帝保守,她已活過了兩年,但也明白,可能隨時返天家。她說這話的時候,一點沒有驚惶,沒有絕望無奈,好像安然接受現實。
在這兩年的相處中,我看到她因為知道生命有限,便更加把握機會,到處探訪癌症病人,給他們鼓勵安慰,告訴他們,上帝是我們的盼望。她陪伴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又教導支持他們的家人度過傷慟的時刻。
記得有一次,她負責的烹飪示範聚會後,一位姊妹遞給我一張紙條,請我交給樂禧,原來她有一位朋友的好友最近發現有癌症,整個人,甚至家庭都崩潰了,希望樂禧能探訪她,開解她。當時我很為難,因這位病人是經過四重朋友關係,而且都是陌生的;何況樂禧本身是個病人,體力有限,我怎能開口請她去呢?但那病人確需要幫助。兩難之下,我只答應將字條交給樂禧,讓她自己決定。不料翌日,樂禧告訴我,她已探訪了那病人,給予支持鼓勵和希望。我讚賞她愛心的付出,她卻回答,這是因為上帝愛她,她經歷了天父的愛,才懂得愛的真諦。往後她一直支持、陪伴這病人,直到病人返回天家。同時,教會中有人親友患上癌病,都請她去探訪、安慰、鼓勵。她都把上帝給我們的盼望、拯救,告訴病人。她不辭勞苦地去關懷、慰問,簡直忘了自己也是身患重症的病人。然而她的平安、喜樂及愛心,卻感動了許多人,帶給許多家庭希望和信心。
在我們相處的日子中,從未聽過她問:「為甚麼?」「為何是我?」「上帝的慈愛在哪裡?」等問題。她常掛在口的,卻是:「上帝賜給我很多恩典。」她能與父母共進晚餐,為他們慶祝生日,她說,這是上帝給她的恩典。
一位墨爾本會友打越省電話,給她介紹良方,勸她試食,她沒有試食,卻為弟兄姊妹們的關懷大受感動,覺得是上帝的厚恩。
又有一次她雀躍萬分的告訴我,她的女兒從圖書館借書來看,學習如何照顧接受電療的病人,她雖受電療之苦,但因女兒的孝心,心裡很甜。她就是如此珍惜和欣賞每位親友的愛,如此的為每一件事喜樂感謝上帝。
最近她的病情惡化,她想到她所陪伴的病人如出現這情形時,便很快離世,於是平靜地告訴我們,她快離去,說醫生估計她只有數星期時間。我們團契的團友都不安起來,捨不得這位親愛的姊妹。我們分組去探望她,盼望安慰及鼓勵她,誰知每次反因她的信心,喜樂和盼望得著安慰。每次當她談起身後事時,總帶著笑說,要怎樣怎樣安排,好像一位待嫁姑娘,與姊妹們分享怎麼籌備婚禮。她告訴我們,已選好居所 (墓地) ,決定穿哪件禮服 (壽衣) ,安排好採用何種儀式 (安息禮拜) 。她強調這是歡送會,請大家不要難過,因她只是搬到更美的家鄉。
究竟樂禧的喜樂和盼望從何而來?她的愛心源於何處?難道她真的不怕死?才不久前,在她家中讀聖經時,我們頓時明白過來?那天,我們一同讀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那章聖經提到上帝的福音是:耶穌從死裡復活,戰勝了死亡,使人藉著祂與上帝和好。耶穌基督的復活,成為死去的基督徒初熟的果子。主耶穌復活,那些信祂的人雖然死去,也必復活,並且身體改變,變成不朽、榮耀、強壯、屬靈的身體,與上帝永遠同在。既然基督徒死了,日後必會復活,那我們又何須懼怕?樂禧說,祂選了「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上帝,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5-57) 作安息禮拜的主題經文,表明了她的信念。原來,樂禧不是怕死,而是因為有永生確據,知道死後必復活,永遠與主耶穌同在。這復活的盼望,便蓋過了人間一切的痛苦。因此,她可安心地跨越死關,瀟灑卻肯定地說:「拜拜,天家見!」
(後記:樂禧已於1999年8月30日安息主懷。在她的安息禮拜中,氣氛很安詳,除了一些親友流下離情淚外,大家都帶著盼望,與她道別。)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採訪遇險記
方秋湖 //
有人問我是怎麼信耶穌的,我說是被人用槍指著頭才信的。我是在教會學校受教育的,從九龍城基督書院、迦密中學,到迦密柏雨中學。從小就背誦聖經經句,知道上帝的創造與人的墮落;但是對聖經最感興趣的只在像「神話」的部分,像以利亞大戰巴力先知、參孫力殺非利士人等。唸中學,上週會常打瞌睡,到禱告結束唸「阿們」時才醒過來。老師們也常邀請我和其他同學參加教會聚會,我雖然勉強答應,卻常跟同學們在台下搗亂,以後老師再不敢邀請我。
\\五子登科//
1987年,我到台灣唸大學,離上帝更遠。當時台灣跟中國大陸流行所謂「3不」政策,而我也自訂了一套「3不」政策,就是不結婚、不生小孩、不信上帝。畢業後,在台灣工作了幾年,存了一點錢。1994年我跟女朋友一起申請到俄亥俄大學研讀碩士班。到那裡不到幾個月,就有摩門教登門拜訪,我沒有把他們轟出去,只很簡單地跟他們說:「我姊姊為我流淚禱告十幾年我都沒有信,憑你們跟我的交情,恐怕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他們就知難而退了。
1996年我以學生身份,參加一個全美職業攝影記者比賽中得了一個獎項,在研究所還沒有畢業的情況下,就被 «匹茲堡郵政報» 聘為全職攝影記者。當時真是意氣風發,同期的同學還在小報社實習時,我已經有了讓人羨慕的工作。不多久,也跟拍拖10年的女友結婚,而且不久她就懷孕了。當時車子、房子、帽子、妻子、兒子,通通5子登科。我太太那時認識了一些匹茲堡華人教會的弟兄姊妹,跟他們一起到教會聚會,牧師和長老也登門拜訪,只是又被我用各種不同的藉口擋回去。
\\訪3K黨//
公司有一位同事跟我是俄亥俄大學的校友,對我非常照顧。有一天,她問我要不要去採訪3K黨的集會,正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而且又有我的記者同事一起去採訪,也沒多考慮就答應了。記得那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週末,我跟公司的一位白人記者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一個偏遠的私人農莊。沿途風景怡人,美不勝收,可怎樣也想不到過不久卻像身陷地獄中。
到了3K黨聚集的農莊門口時,先碰到兩個手持獵槍的守衛,他們看到我先嚇了一跳!驚訝哪裡冒出一隻不怕死的「黃皮猴」?他們萬沒想到一個黃種人,敢到這種地方來。當我們通報來意後,他們只允許白人記者進內,把我獨自留在車內,也不准我下車。我只見那兩個守衛對著對講機竊竊私語。過不久,我就看到農莊裡慢慢有人走出來,手上持有不同的槍械,嚇得我趕緊把車門鎖上。剛開始,他們對著我指指點點,後來沿著我的車子繞圈子走,好像進行甚麼儀式一樣,且邊走邊用不堪入耳的髒話罵我,嘲笑我,更有人用相機把我的樣子拍下來。
最後,一個3K黨員慢慢的把他的步槍舉起,指向我的頭。當時我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完了!難道今天畢命於此?很奇怪的是,當這念頭閃過後,接下來腦海裡出現一幅幅的畫面。自有記憶開始,從童年,少年到成年,半生中所發生過最難忘的事件,就像幻燈片一樣,非常快速一幕幕很清析地投影出來。當時覺得,難道人死前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從台灣、香港,到美國,跑過大大小小突發的新聞,也看過不少災難、意外;全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到死的都是別人,見多了也不覺得有甚麼感覺。怎樣也沒想這次主角竟是自己!也不曉得過了多久,只覺得時間好像停頓似的,只遠遠看到我的記者朋友和一個白人走出來,原來是他們3K黨的龍頭老大 (Grand Dragon)。他替我解圍後一直跟我說話;可是我記得他的嘴巴一直在動,說的話我一句都沒聽到。後來,他們的集會也早早結束,原來他們一直被聯邦警察及州警監視著,當他們用槍跟警察對峙時,很多人就被逮捕了!
\\恍然大悟//
上帝藉著這件事來提醒我,就正如祂在馬太福音十六章26節的教導:「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假如生命沒有了,五子登科又有甚麼意義?賺得全世界又怎樣?還有在路加福音十二章20節上帝對財主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可是世界上卻還有無數無知的人,瘋狂追求地上那帶不走的財寶,不要說在天上無一分的儲存,連上天國的機會也沒有。上帝藉著這件事來挽回我。經過這件事後,我再次回到教會,跟太太一齊參加禮拜。但是真正讓我降服在上帝面前的,是因為經歷了另外一次採訪後。在3K黨事件大概半年後,我被派去採訪一件車禍新聞,一對年邁的夫妻參加完傍晚的禮拜後,在教會門外被一輛小型卡車撞倒,兩人當場身亡。卡車司機沒有酒駕,沒有超速,最後也沒有被起訴。當我去採訪受害人的弟弟,他說的一句話在我心裡起了極大的震撼,也改變了我的一生。我現在還很清楚記得他說:「真的很高興他們今天可以一同在樂園裡!」哇!人死了,不難過已很了不起,怎麼還可以高興得起來呢?難道基督徒對死亡是有一種不能言傳的盼望?這種盼望也許就是約伯生存的動力,他在極度痛苦當中說:「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上帝。」(約伯記十九章26)
以前常常聽人說:「死亡不是死者的不幸,乃是生者的不幸。」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信主後深信,對基督徒來說,死亡對死者或生者都不是不幸,死亡只是另外一個新生命的開始,能與上帝同在樂園裡,是何等的享受!難怪天生瞎聾的作家海倫凱勒就曾經說過:「死亡就像從一個房間走進另外一個房間,只是在另外一個房間,我可以看到那位愛我的造物主。」上帝藉著世人認為悲慘的事件,拯救了我這個本來要死於罪惡過犯當中的人。我跟那對老夫婦素未謀面,因為他們的死,我卻在上帝面前得以重生!正如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的教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正如人子若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世人就不會有永生的盼望。那對老夫婦雖然死了;但是一個新生命卻得以重生!在自己或是別人眼中,我是那種最不可能信主的死硬份子;但是,在上帝卻沒有難成的事。1999年感恩節,我正式受洗,歸入上帝的名下。
\\雲霧人生//
有機會我也常和慕道友分享我的經歷,我常常勸他們,生命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誰都不曉得,更不要說知道明天會如何!就像雅各書四章14節說:「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所以,要趁著我們還有生命氣息時,求告主耶穌基督的名,得著那永生的確據。
上帝也藉著工作的機會,讓我更進一步認識祂,也讓我認識到人其實沒甚麼可誇口的。無論是販夫走卒、總統貴冑,或是世上最強壯的、最富有的、最聰明的、最受歡迎的,「最」終的結果都一樣──面對死亡,而且死後還要面對審判。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人種的犯罪,我都曾見過,從法官販毒、教授孌童、警察包庇……,上帝讓我認識到,其實世上有兩種人:罪人和蒙恩的罪人。不論你是否有高尚的操守,傲人的頭銜或財富,讓人羨慕的職業,這些都不能夠讓我們在上帝面前稱義;唯有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我們的罪惡和過犯才能被潔淨。願榮耀頌讚歸於那全能、全知、全智、全愛的三一真神!阿們!
(方秋湖弟兄現就讀改革長老派神學院道學碩士課程。)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偶像?偶像!一起坍塌
羅博學 //
我們正進入一個離奇荒誕的年代!其中充斥著性的泛濫,物慾橫流,人性瀕臨破產。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習慣於給自己鑄造偶像。在古時,封建迷信大肆橫行,老百性為了求福、求平安,給自己瞎編亂造許多神明偶像,從此一日三餐頂禮膜拜。可惜,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種狹義上的偶像,我們以為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可是,當人類極有自信地跨入21世紀,當我們自信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名猛爆時,卻驀然發現,在這個極度文明、高科技化的時代,偶像更如鋪天蓋地而來。誠然,21世紀的偶像不限於泥菩薩,這些人造偶像遍佈各行各業,成為社會的指導力量。一旦偶像上場,他們的崇拜者便歡聲雷動,瘋狂叫喊,五體投地。而這些盲目崇拜的人,竟以青年為多。
這些「偶像」們被稱為「明星」、「天王巨星」。以往偶像的舞台,一度只停留在演藝娛樂界,曾幾何時,這些人造偶像已偷偷摸摸介入文學界。「偶像作家」在這個時代已經屢見不鮮。作家本人未必同意這種說法,卻未必不會被這些燦爛的稱號搞得雲裡霧裡,喪失了作家應有的操守以及平和的心態。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是偶像們?還是那些偶像的崇拜者?雖然,偶像不會成為歷史的主流,但卻有力量掀起無數波瀾。比如文革時間的個人崇拜,恐怕在中國號稱5,000年文明史上,這樣厲害的人物也只是屈指可數。人們為自己樹立偶像,卻也要承受偶像給自身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
當我們習慣於崇拜和我們一樣有限的人時,當我們習慣於將那些並不完美的人看作絕對完美的人時,我們無異是自欺欺人。這種盲目崇拜,也挫傷了我們的自信心,讓我們頂禮膜拜,自以為不如他們。
其實,明星偶像們都是平凡人。他們充其量也只是各行各業的「成功者」,無論他們以何種方法自我包裝,我們得承認他們「成功了」。但是當我們將對真正的關注點轉移到這些平凡人本身的時候,我們便顯得太過愚昧和無知,無異於原始社會的泥菩薩崇拜。多數時候我們只看到明星在舞台上的豔麗風華,卻不知道在生活中,他們和我們普通人一樣,都須履行造物主賦予人的責任和生活,都要向造物主交賬。他們與我們都站在同一個平台之上。
明星偶像不是上帝!他們也是平凡人。2002年,韓、日世界杯,韓國隊取得最後勝利。這幾乎讓全世界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當媒體採訪教練希丁克時,他說:「感謝上帝!我都是平凡人。」這種良好心態,不僅僅是對上帝的信仰與敬畏,也是塑造自信最終取得成功的關鍵。
在某「偶像」的演唱會上,一個少年人激情過度,吞服大量安定劑,似要自殺,在很多明星的演出上,這種火爆失去理智的做法,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成為「活力」與「激情」的形象表達。上個世紀80年代的「天才兒童」,一時間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點,幾年後音訊全無。現在偶像崇拜者的激情,有一天也會冷卻。
當風波漸漸平靜的時候,我們在心靈中要真正面對自身,才發覺人性深處的弱點。我們總是喜歡盲目迎合,隨波逐流;而不願意真正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完成一個人的理想和使命。我們忽略了自身生命的獨特性,被許多假象蒙蔽!
當我回顧童年所經歷的「追星族」,曾經為了大腕名家而廢寢忘食。我覺得那些離我現在如此遙遠,好像兩個世界,又好像我離開了那時的世界……。現在若有人問我崇拜誰?我會說:「對人,我只是欣賞。我真正崇拜的,是賜我生命的上帝。因為,無論你相信與否,生命都是祂所賜的。」
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跨越兩岸的鴻溝
范學德 //
李先生夫婦10多年前來芝加哥,生活滿不錯。後來,他們的外甥女也來了芝加哥,一個孩子挺孤單的,作長輩的只好幫她找朋友。孩子交朋友是一件大事哪,一不小心被帶壞,那就不好了。這時他們想到教會。於是四出尋訪,發現附近竟然有我們這麼一間華人教會,開車只要10分鐘。這樣他們就領著外甥女來到教會。
起初,他們不好意思讓外甥女一人待在那裡,就陪她進了教會。後來,一次兩次,陪著陪著,感覺還不錯,自己就喜歡教會了。再後來,外甥女搬走了,他們仍留了下來。這一留就留了10多年。我認識李太太是1995年夏天。我們教會辦了個暑期兒童聖經班,有10幾個孩子參加,我們都去幫忙。那天我知道她姓黃,她先生姓李。她個子不高,受過高等教育,沒有孩子,還沒有信耶穌。
我問:「妳怎麼也來幫忙啊?」她微笑說:「我覺得應該有點回饋。教會有這麼多好姊妹,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聽後一愣,認為她有見識。就和她一邊工作一邊聊天。她說,我們華人來到美國,享有這麼多的好處,也應回饋美國社會。她自己這些年來,一直參與社會的服務工作。我聽了很佩服,從此在教會中見面,就不再只是點點頭了,有時停步說幾句話。
我頭兩次在教會講道後,心裡還滿緊張的,很怕講錯了甚麼,兩次李太太都上來跟我握手說:「學德,你今天講得很不錯。我們很喜歡。學到很多。」雖然我知道她在鼓勵我,但看到她真誠的微笑,心裡還是暖呼呼的。他們夫婦聽道很留心,聽到會心處還會一笑、一點頭。我心中暗暗為他們祝禱,希望他們早日信耶穌。果然不久,黃姐妹信耶穌了。我聽後高興極了,覺得是順理成章、早該如此、一定會如此的。忘記是哪一次,我和黃姐妹談著談著,不知怎麼竟談到台灣問題。她很坦白的說,她主張台灣獨立。她說,她雖然知道台灣要經濟發展,必須以大陸為腹地,但她實在害怕共產主義制度。她堅持台灣應當獨立。
我聽後嚇了一大跳。主張「台獨」,這還了得!「台獨」份子就是賣國賊,就是中國人不共戴天的死敵啊!現在這樣一個「死敵」,竟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但她不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敵人,反而是我心中尊敬的一個有社會公德心的主內姐妹!我真不知說甚麼好了。但我還是和她爭論起來,雖沒爭得臉紅脖子粗,也沒說傷和氣的話,只是心裡很不舒服,覺得自己內心深處珍藏的那份對祖國的神聖感情被傷害了。但再想,對方又何嘗不一樣呢?要不是我們自己那麼不爭氣,不是搞「土改」、「反右」,就是搞「文革」和「六四」人家怎會那麼害怕統一呢?
我還感到好笑,怎麼一涉及到「統」與「獨」的問題,我的嗓門就那麼容易提高,情緒不自覺地提高,情緒不自覺地緊張了,話也快了?就連黃姐妹,平時那麼文靜,也被激動了,還不時說上一句「你們大陸」。咳!說到底,我們還是人哪!
好在教會不是政治論壇,很少討論「統」與「獨」的問題。我們也知道這個問題敏感,都小心地迴避它。有一次,當我們又談到台灣問題時,爭論了幾句後,便都有意識地打住,停戰了,知道一時半載是談不攏的。看著我那一臉的不好意思,黃姐妹爽朗的笑了起來,說:「這沒甚麼。我告訴你啊,別看我是本省人,我上大學、唸研究所的好朋友,都是外省人。我們和教會的一些弟兄姐妹是多年的好朋友了,甚麼事都談得來;就是在這件事上談不到一起去。沒甚麼啊,我們還是好肢體。」這話提醒了我。是啊,我們對統獨的看法不一樣,但這不應妨礙我們主內成為好朋友、好弟兄、好姐妹。我們應當在基督裡學習理解,學習寬容,學習彼此接納,保守基督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漸漸地我發現,黃姐妹雖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她卻愛中國人。我們從國內來的人有甚麼需要,她還是關心的。1998年年底,我在教會推動訂閱《海外校園》作禮物送給大陸來的朋友,黃姐妹第一個響應,把支票交給我。後來《生命季刊》創刊,主要對象是來自國內的基督徒,黃姐妹也來幫忙,之後更成該刊忠實的義工。我看她對中國人這麼關懷,不禁好奇問。她答:「大陸的人需要福音。只有耶穌基督才能改變他們,拯救他們,讓中國人有盼望。」某次,在一個聚會中,一位弟兄提議唱《給我一顆中國心》這首歌,黃姐妹也在場,我看她坐在那裡默不作聲,我明白了,她雖然愛中國人,卻不能和我們認同。聯繫我們的,不是相同的政見,不是因為都是「中國人」,只因為大家都有一顆基督的心。這時,牧師顯然看到了這一點,便提議把歌詞改成「給我一顆基督的心」,這麼一改,黃姐妹便和大家一起唱了,而我幾秒鐘前的不安感也消失了。我很高興。看看周圍的弟兄姐妹,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我平時總不自覺地流露的是一顆中國心,而他們有的,卻是一顆台灣心、美國心。是甚麼使我們相親相愛,以弟兄姐妹彼此相稱呢?是主耶穌基督。是主耶穌基督的心。天底下只有基督的心,才能使我們超越種族、文化、地域、性別、年齡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彼此相愛;只有基督的心,我們才能愛周圍的人,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黃姐妹要搬家了。她的先生在德州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已經先去了。等房子賣掉後,她就會離開我們。無論她走到哪裡,我都求主賜她一顆基督的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