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
1999年的夏天,我大女兒的美術兼夏令營老師邢文邀請我去教會。我對她說:「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勸人為善。妳不覺得佛教更適合中國人嗎?」她說:「我信過佛教,心裡卻找不到平安,夫妻關係一直緊張。基督教是最好的,基督教教導的觀點是妳從來沒有思想過的。比如,聖經教導女人要順服丈夫,順服的概念是我們從大陸來的女人從來沒有過的,我們從小受的教育是婦女能頂半邊天,結婚後,就一直跟先生爭,甚麼都爭。那樣的婚姻怎麼會幸福呢?」我聽了覺得有一些道理;但又想,我心裡很平安,夫妻間沒有像她那樣的問題,日子過得也挺不錯,我不需要宗教,至少現在不感興趣。她知道勸不動我,仍繼續和我交朋友。我們有時一起去逛街,有時在外面吃個飯。
幾個月後,聖誕將至,她打電話來,說禮拜天要接我女兒去教會,事後再送她回來。原來,夏天時我女兒天天跟邢文在一起,很喜歡這位老師;所以當老師請她到教會時,她很願意去,我和先生商量了一下,覺得讓老師接送很不好意思,就答應她週日我們自己送女兒去。就這樣,我開始去教會了,並且一去就被吸引住。第一次去教會,坐在最後一排,牧師講道,我一個字也沒聽進去,倒是被眾人的齊心禱告和唱詩歌感動了。
很久以前在北京時,我也去過一次教堂,那次,我沒有被任何因素觸動;這一次,我被教會裡敬虔敬拜的氣氛感動了。當眾人齊聲說「阿們」時,當眾人大聲唱詩歌時,那是我在塵世中遇不見、也聽不到的。
那天他們唱的歌,我覺得特別動聽,好像不是屬於人間的音樂。歌詞也那麼美妙!從他們的歌聲裡,我彷彿看到上帝的聖潔和榮耀,我看見人們裡面敬虔的心和喜樂。我被那種敬拜的氣氛吸引,我活到如今,還沒感受過那樣的氣氛。再看看那些信徒,以前我總以為,去信教的都是心裡受了重創的,軟弱無法渡過難關,只有在宗教裡尋求精神安慰之人,比如失戀、離婚、痛苦得要自殺、孤獨,或剛到美國沒有朋友等等。但看他們一個個不像軟弱的人;反都是優秀的菁英,也不像沒有思想而迷信的人,他們大部分還是高級知識份子,從事著高科技工作哩!為什麼他們有這麼虔誠的信仰呢?我心裡打定主意,下個禮拜再來教會看看。
第二次去教會,坐在前面第二排,第一排沒人,等於是在第一排。楊牧師的講道,我現在不記得了;但當時聽進去了,因為我一邊聽,一邊點頭同意,並且覺得聽到了真理。我當時想:這個世界是有真理的,原來教會是可以聽見真理的地方。我年輕時企圖在哲學書、文學書、藝術作品裡尋求真理的完美和聖潔,也曾企圖尋找生命的目的和意義的答案;但我從來沒有找到,後來也不找了。結婚生子後,日子一天天過去。想不到現在發現,答案都在上帝那裡。我心裡暗暗決定,以後每禮拜天都要來。那時聖誕節近了,教會裡將舉行洗禮,我想,既然決定要來教會,就正式參加吧!於是向教會申請受洗。
教會裡的人都知我是新來的,才來了兩次,沒參加過慕道班,怎麼這麼快就要受洗?沒人懂,我當時也不懂。但是,我不是對基督教一無所知。青少年時期,我喜歡西方文學,讀了不少世界名著,比如莎士比亞、雨果、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等。這些作者活在基督教時代,信仰是他們的氛圍,他們的書自自然而然地傳達了基督教思想的文化和觀念,自然,我也就讀到了這些。還有,上高中時,我們有幾個同學常在一起討論人生,其中有一位家裡是從香港來的胡姓同學,他和家人都是基督徒。這位同學向我傳福音,送給我一本聖經,教我怎麼禱告。當時,我沒有相信,但福音種子已播下。後來高中畢業,母親的一位朋友的父親是退休牧師,我叫他高爺爺,他也向我傳福音。因為他很老了,我不好意思反對;但我心裡知道他講的有道理,有口服心不得不服的味道。我想,這些就是上帝在我心裡埋下的福音種子,在10幾年後要破土發芽了。教會對我考察後,牧師也探訪了,我於1999年12月19日在主恩基督教會受洗,由楊墩興牧師施洗。
想想看,別人受洗都先經過慕道班、查經班,再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信了後,才報名受洗。他們都說這種信主的途徑是「從門走進來」;而我的卻好像是「翻牆進來的」。不難猜到,像我這樣的人正是魔鬼遍地遊行尋找要吞吃的人;因我對真理認識膚淺,對聖經幾乎一竅不通,受洗的決定過於倉促,很快我的信心開始動搖。這時,上帝及時差來了一位使者,一位很久沒聯繫的老朋友,是我從小就玩在一起的鄰居小鶯,她突然從加州打電話給我,告訴我她信主了。我很高興跟她分享我的情況,告訴她我搖擺不定,她介紹我看里程的《遊子吟》。我到教會圖書館找到,回家一口氣看完。信心得著堅固。後來,上帝賜我追求的心,讓我認識我所信的是誰。我不只參加崇拜,也開始參加查經小組、禱告會和其他團契。平日,天父也催促我讀經、禱告。上帝帶領我,餵養我,讓我經歷祂的恩典,使我的信心大大地成長。不久後,開始參加事奉。
回想信主的經過,每一個環節都是主在帶領和掌管。「王的心在耶和華 神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言廿一章1) 君王之心都在上帝的手中,更何況我這小平民百姓?人心都在上帝手中,人對創造我們的上帝也當有正確的回應。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小習慣,大話題
錢志群 //
妻從農場買了兩隻大白鴨,又是餵菜又是餵米,鴨基本不吃,寧願嘴插土裡鑽。唯恐餓死牠們,忙打聽才知有專門店賣鴨食,買回一大包,鴨如狼吞虎嚥般,一口氣吃得脖子粗粗的,讓人深怕牠們被噎死。
從鴨子想到我,移民美國多年,西餐仍只偶爾為之,甚麼菜都想依中國燒法,口味難改。中國網站對8萬多人聯合調查發現,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吃飯太快,邊看電視邊 東西,也有為數不少的人一天3餐不正點,經常不吃早餐,常吃油炸食品等。
習慣好像是個小問題,習慣了就不以為然。其實很多習慣都是無益甚至有害的。就口味來說,鹹、甜、葷、油,你偏重哪一樣都會影響身體健康。就吃法來說,上面調查中的幾個習慣,哪一點沒被醫學證明出弊端來?如今吃的越來越多,但是健康狀況不見好轉,甚至變得越來越糟,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癌症病例層出不窮,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與吃的不良習慣脫不了關係。
不光是吃,在上述8萬多人的調查中,人們愛蹺二郎腿 (77.98%)、久坐不動 (65.05%)、經常熬夜 (35.92%) 的習慣被列為壞習慣黑名單的前3名。科學研究表明,僅前兩項壞習慣就會造成腿部靜脈曲張、腰椎間盤突出、慢性腰背疼痛等毛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人的健康與壽命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因素,最後的60%卻取決於人自己的生活方式。顯示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使高血壓發病率下降55%,腦中風發病率下降75%,糖尿病發病率下降50%,癌症發病率下降1/3。
習慣總是內化在人的生活方式中,好習慣如愛微笑、助人、運動等都使人身心受益;而壞習慣如潰堤之穴,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後果影響生活,如不整潔、不交往、不勤奮等;影響壽命,如不開心、不衛生、不鍛練等,嚴格來說,最後會影響生命,生命不屬於在世時間長短的範疇,而是事關離世後何去何從的命運問題。人在心理和思維定勢上的一些習慣,往往是阻擋人來到上帝面前的主因。
人都有共性的心理習慣,比如貪心、驕傲、嫉妒、仇恨、謊言等。這些習慣源於人性遺傳,又自小從環境的耳濡目染中強化成習以為常。這些心理習慣都是因此而生,核心點就是「我」,很難向上帝降卑和認罪。
人還有思維方面的某些定勢。比如說,相信眼目,相信經驗,以眼見為實,就很難接受看不見的上帝。認為男女結合才能生孩子,就說童女馬利亞受孕生主耶穌基督是荒誕的事。相信人死如燈滅,就否認耶穌從死裡復活的神蹟。
習慣通常是在教育和環境中形成的。因為科學知識告訴我們,看不見的空氣客觀存在著,我們便相信它而成為思維的定勢。
人類的教育沒有絕對正確,人類的環境充滿罪性;所以因此而形成的一些習慣,應當時常甄別揚棄;當上帝的福音臨到時,我們不應輕易去懷疑祂的確據,不妨先反思一下,我們不能接受上帝的結,是否來自於心理成見和思維定勢?我們很多的行為是不是罪的習慣?罪中有樂必然會使我們混淆樂中是非。如果我願意挪走思維和心理上的阻擋,為主耶穌開門,祂才能進入我們的心裡。我們的生命從此就會有了慈愛大能的新主宰,祂就會差派聖靈保惠師進駐我們的心中,指點和幫助我們。讓我們重新審視人生的習慣,努力以好的言行舉止來做光做鹽,使我們的生活日漸散發出有愛心、耐心、寬容心、平安、喜樂的馨香之氣。
妻從農場買了兩隻大白鴨,又是餵菜又是餵米,鴨基本不吃,寧願嘴插土裡鑽。唯恐餓死牠們,忙打聽才知有專門店賣鴨食,買回一大包,鴨如狼吞虎嚥般,一口氣吃得脖子粗粗的,讓人深怕牠們被噎死。
從鴨子想到我,移民美國多年,西餐仍只偶爾為之,甚麼菜都想依中國燒法,口味難改。中國網站對8萬多人聯合調查發現,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吃飯太快,邊看電視邊 東西,也有為數不少的人一天3餐不正點,經常不吃早餐,常吃油炸食品等。
習慣好像是個小問題,習慣了就不以為然。其實很多習慣都是無益甚至有害的。就口味來說,鹹、甜、葷、油,你偏重哪一樣都會影響身體健康。就吃法來說,上面調查中的幾個習慣,哪一點沒被醫學證明出弊端來?如今吃的越來越多,但是健康狀況不見好轉,甚至變得越來越糟,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癌症病例層出不窮,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與吃的不良習慣脫不了關係。
不光是吃,在上述8萬多人的調查中,人們愛蹺二郎腿 (77.98%)、久坐不動 (65.05%)、經常熬夜 (35.92%) 的習慣被列為壞習慣黑名單的前3名。科學研究表明,僅前兩項壞習慣就會造成腿部靜脈曲張、腰椎間盤突出、慢性腰背疼痛等毛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人的健康與壽命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因素,最後的60%卻取決於人自己的生活方式。顯示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使高血壓發病率下降55%,腦中風發病率下降75%,糖尿病發病率下降50%,癌症發病率下降1/3。
習慣總是內化在人的生活方式中,好習慣如愛微笑、助人、運動等都使人身心受益;而壞習慣如潰堤之穴,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後果影響生活,如不整潔、不交往、不勤奮等;影響壽命,如不開心、不衛生、不鍛練等,嚴格來說,最後會影響生命,生命不屬於在世時間長短的範疇,而是事關離世後何去何從的命運問題。人在心理和思維定勢上的一些習慣,往往是阻擋人來到上帝面前的主因。
人都有共性的心理習慣,比如貪心、驕傲、嫉妒、仇恨、謊言等。這些習慣源於人性遺傳,又自小從環境的耳濡目染中強化成習以為常。這些心理習慣都是因此而生,核心點就是「我」,很難向上帝降卑和認罪。
人還有思維方面的某些定勢。比如說,相信眼目,相信經驗,以眼見為實,就很難接受看不見的上帝。認為男女結合才能生孩子,就說童女馬利亞受孕生主耶穌基督是荒誕的事。相信人死如燈滅,就否認耶穌從死裡復活的神蹟。
習慣通常是在教育和環境中形成的。因為科學知識告訴我們,看不見的空氣客觀存在著,我們便相信它而成為思維的定勢。
人類的教育沒有絕對正確,人類的環境充滿罪性;所以因此而形成的一些習慣,應當時常甄別揚棄;當上帝的福音臨到時,我們不應輕易去懷疑祂的確據,不妨先反思一下,我們不能接受上帝的結,是否來自於心理成見和思維定勢?我們很多的行為是不是罪的習慣?罪中有樂必然會使我們混淆樂中是非。如果我願意挪走思維和心理上的阻擋,為主耶穌開門,祂才能進入我們的心裡。我們的生命從此就會有了慈愛大能的新主宰,祂就會差派聖靈保惠師進駐我們的心中,指點和幫助我們。讓我們重新審視人生的習慣,努力以好的言行舉止來做光做鹽,使我們的生活日漸散發出有愛心、耐心、寬容心、平安、喜樂的馨香之氣。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信心之旅 (2)
王玉琦 //
從理性到信仰
「如果上帝真是全知全能,那祂能不能創造出一塊祂搬不起來的石頭?」對於這個問題無論回答「能」或「不能」,都證明上帝不是全知全能。當時的我很喜歡看這些東西,而且我對基督教的了解大都來自這些反諷的文章。
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外教來自加拿大,聽說他信上帝,所以就和另一個同學好奇地去問他:「你真的相信是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也創造了人嗎?」沒想到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是的。」我和那位同學相互看看,然後放聲大笑,覺得再沒有比他的回答更可笑的事情了。沒想到在這個世界還真有人相信世上有上帝,而且還如此深信不疑。
我在多年所受的教育裡,無神論的觀念已根深蒂固,當時只接受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信神是很愚昧無知的事,不明白為甚麼這個來自發達國家的教師竟信得如此虔誠?
派駐澳門
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沒多久就被公司派駐澳門工作。那時有人開始向我傳講耶穌,送我一本聖經,並且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聚會。當時我的態度是不拒絕了解,但也絕對不接受。我在讀聖經第一卷書『創世記』,就產生一連串問題:亞當和夏娃因為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能分辨善惡,所以被上帝逐出伊甸園。那上帝為甚麼不願人有智慧呢?當人們齊心協力要造一個通天的塔時,上帝就下去變亂了人們的口音,不僅通天塔沒建成,而且語言的障礙造成了人們很多的誤解和猜疑。上帝為甚麼不願意看見人的成功,而總是破壞人的好事呢?
既然上帝是全知全能,那祂一定知道蛇會誘惑亞當夏娃,也知道亞當夏娃一定禁不住蛇的誘惑,吃那禁果。那祂為甚麼不事先提醒,反而怪亞當夏娃違反了祂的誡命?這是亞當夏娃的錯,還是上帝的錯?
3個問題,我那位朋友一個也答不上來,自然也不好意思再提讓我信上帝的事了。大學一畢業就能被派駐外國,我的經歷讓很多人羨慕不已,不僅薪水豐厚,而且生活也很舒適。我當時住的公寓就在澳門總督府的旁邊,寬敞明亮,窗戶正對著澳門的人工潮,晚上站在陽台就可以欣賞人工湖的音樂噴泉。生活、工作都一帆風順,我那時也志得意滿。
表面上風光的同時卻無法掩蓋心裡的惆悵。語言的障礙,文化的不適應,內心的爭競,人際關係的冷漠都使我困擾。走在澳門的街道上,雖然周圍人來人往;但我卻覺得好像行在曠野荒漠一般,內心的寂寞、孤獨,無以言表。
我愛看書
有一天,快到春節的時候,我到澳門板樟堂路上的一家書店去買書。上到2樓,正好看到一個由小竹條編的掛曆,上面寫著這幾句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我一下子就被這幾句話吸引,覺得寫得很好,不知是誰寫的,也不知道為甚麼這幾句話這麼打動我的心。我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下來,掛在我臥室的牆上。每當我心情煩悶、沮喪時,看到那幾句話,我的心就充滿了安慰,心情就會平復下來。
閒暇時我會看一些自我幫助的書,聖經是其中一本,並不是要信它,只是覺得它裡面有些道理講得很好,是市面上所有其他的書裡不曾有的。
有一天,我拿起聖經,隨便翻開一頁,然後讀下去,突然一句話映入我的眼廉:「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十三章7-8)啊,原來這句話居然來自聖經!我一下子對聖經刮目相看,覺得這書不一般,因為裡面的話帶有能量、有生命,能夠進入到我的內心深處,給我帶來安慰和鼓勵。
市面上的一些書,比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我曾經讀過多遍,覺得裡面的道理講得很好,對於人性的弱點分析得也很透徹;但是把書一放下,書是書,我是我。我的缺點並沒有因為看了書以後而消除,特別是脾氣和秉性上沒有改變,明明知道該如何去做對的,卻怎麼也做不出來。即使花了很大的努力去提醒、改進自己,卻收效甚微。偶爾對自己的要求一放鬆,馬上就恢復原樣,劣根性又暴露了出來。
在希臘神話裡有一個故事,宙斯為了懲罰犯了過錯的神,讓他經年累月地推著一塊石頭上山。當他把石頭推至山頂,那塊巨石又轟然滾下,所以只得重推,週而復始,無窮無盡。有時候覺得對付自己的弱點就像推一塊大石頭上山,改進的過程非常艱難;但稍為一放鬆,石頭就會滾下去,一切又都恢復原樣。
進證券公司
雖然覺得聖經這本書不一般,但我的生命也沒有因此而發生根本的改變,後來因為工作繁忙,這事也就慢慢淡忘了。幾年後我移民到加拿大,跟許多新移民一樣,也經歷了讀書、找工作的過程。MBA畢業後,經一位同學推薦,我進了一家很著名的證券公司,做股票經紀人,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管理資產。如果你看過Will Smith 主演的「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就知道初入行的人有多辛苦!我當時並不滿足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想藉此機會建立起自己的生意,雖然辛苦,但是也有自由的快樂。很快一年過去了,雖然我工作很努力,但所管理的客戶卻遠遠不能讓我在這個行業裡生存下去。凡有過移民經歷的人都知道找工作的艱難。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花一年時間也找不到工作的並不罕見。奇怪的是,我在一個星期以內,就找到了一份銀行的工作。我知道這件事不是出於我,因為它出奇的順利。
再電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裡還有一些情景,Will smith因為超時停車,車被拖走,甚至因為逾期沒付停車罰單進了監獄。很多人看了以後可能會覺得有趣;但我卻深有同感,因我也曾違規停車,被罰過幾次大單,心疼不已。在大城市停車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比如在多倫多,公寓和公司兩處每月的停車費大概在$200至$250元左右。為了節省停車月費,我常常要把車停在離公司很遠的地方,每次來回要步行30分鐘的路程。無論是夏天的大雨,還是冬天的飛雪,我都要徒步去取車。有時在路上,偶爾腦子裡也會轉個念頭,要是能免費停車,且在公司旁邊就好了;但我知道這只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念頭,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看不見的手
新的工作在一個露天廣場的旁邊,廣場的周圍有超市、銀行、餐館和一些店舖。有一天我去提車,剛打開車門,突然間的一個念頭讓我愣住了。我曾經異想天開的那個想法現在不是已經實現了嗎?我的公司就在露天廣場旁邊,而所有停在廣場裡的車都是免費的。我足足愣了有5秒鐘。那時一個很奇妙的感覺,好像有一雙看不見、無微不至的手在照顧著我,不僅把我最需要的給了我,連我腦裡一個隨便的念頭也實現了。
想起小時候,當我吵著鬧著向父母要玩具時,他們會給我買;但有時在我意想不到的時候,他們會像變戲法一樣拿出一個冰淇淋給我,那種意料之外的驚喜,讓我到現在也忘不了。我知道他們愛我,了解我,即使我不向他們提,他們有時也會滿足一下我的小小願望。為什麼這件小事會讓我聯想起父母的愛,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出於上帝,我也從來不向祂禱告過,但是這次的經歷卻令我想去尋找祂。
尋找和尋見
聖經裡寫到:「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七章7)果真如此!當我真心去尋找的時候,才發現在我住的附近就有一個華人教會──多倫多華夏聖經教會。而且在我住處不遠就有一個查經班,查經班的名字叫:「信、望、愛」──凡事相信、凡事相信……愛是永不止息──就是我多年前曾經歷過的那句話。我開始參加他們的禮拜。讚美詩中有一首「耶穌恩友」歌詞深深地打動我的心。唱到:「多少平安屢屢失去,多少痛苦白白受,皆因我們未將萬事,帶到主恩座前求……。」又想到自己過去的經歷時,我忍不住熱淚盈眶。
雖然我曾多次受感動,但多年的教育還是沒有讓我做出改變信仰的決定,因為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澄清。不過我參加了教會的「初信造就班」,比較有系統地學習基督教的一些基本真理。帶領初信造就班的弟兄是龔明鵬,也是這家教會的牧師。他的聖經知識很豐富,對於我以前懸而未解的問題,都能深入淺出地給我解答。隨著疑惑越來越少,我的信心也逐漸增加,最後在一次龔牧師講道呼召時,我決志信主耶穌。
世界觀轉變
回想起我信主的歷程,前後經歷了10年之久。我深深明白,一個人由無神論轉而接受主耶穌的不易。這是一次世界觀的轉變。信主耶穌後,看世界的角度跟以前會有根本的不同,一切建立在世界觀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要因此推倒重建,的確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關於剛開始接觸聖經時提出的3個問題,有些我現在已經有了答案,有些依然不是很清楚;但現在這些問題對我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已親身經歷了上帝,而且在信主以後,我曾有過多次的奇妙經歷。
上帝的存在是在人們的理性以外的,如經上所記:「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前書二章9) 對於上帝,我們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伸手摸不到,用最先進的科學儀器也探測不到,用所有世上的理論和方法也推導不出,若非憑著信心,而僅僅靠著自己的理性,恐怕永遠也找不到上帝。人不承認自己有罪,但都不否認自己有缺點。中國人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西方人講:「人都是帶著很多弱點降生到這個世上。」從我們個人的生活經歷上我們也能體會到,愛自己容易,愛他人難;犯錯很容易,完全行公義很難。雖然我們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但那些缺點如影隨形,無法擺脫,最後只有說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正如保羅在聖經上所說:「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七章18)
試想我們此刻正陷在一個沼澤地裡,拼命地自救;但掙扎越多,下沉越快。這時候,若想擺脫沼澤,唯一的方法就是借助外力。如果這時有人能伸出一根樹枝,我們抓著這根樹枝就可以擺脫沼澤。但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該如何擺脫沉淪呢?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嗎?那根救命的樹枝又在哪兒呢?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靠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十四章6) 感謝讚美主!
從理性到信仰
「如果上帝真是全知全能,那祂能不能創造出一塊祂搬不起來的石頭?」對於這個問題無論回答「能」或「不能」,都證明上帝不是全知全能。當時的我很喜歡看這些東西,而且我對基督教的了解大都來自這些反諷的文章。
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外教來自加拿大,聽說他信上帝,所以就和另一個同學好奇地去問他:「你真的相信是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也創造了人嗎?」沒想到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是的。」我和那位同學相互看看,然後放聲大笑,覺得再沒有比他的回答更可笑的事情了。沒想到在這個世界還真有人相信世上有上帝,而且還如此深信不疑。
我在多年所受的教育裡,無神論的觀念已根深蒂固,當時只接受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信神是很愚昧無知的事,不明白為甚麼這個來自發達國家的教師竟信得如此虔誠?
派駐澳門
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沒多久就被公司派駐澳門工作。那時有人開始向我傳講耶穌,送我一本聖經,並且邀請我參加他們的聚會。當時我的態度是不拒絕了解,但也絕對不接受。我在讀聖經第一卷書『創世記』,就產生一連串問題:亞當和夏娃因為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能分辨善惡,所以被上帝逐出伊甸園。那上帝為甚麼不願人有智慧呢?當人們齊心協力要造一個通天的塔時,上帝就下去變亂了人們的口音,不僅通天塔沒建成,而且語言的障礙造成了人們很多的誤解和猜疑。上帝為甚麼不願意看見人的成功,而總是破壞人的好事呢?
既然上帝是全知全能,那祂一定知道蛇會誘惑亞當夏娃,也知道亞當夏娃一定禁不住蛇的誘惑,吃那禁果。那祂為甚麼不事先提醒,反而怪亞當夏娃違反了祂的誡命?這是亞當夏娃的錯,還是上帝的錯?
3個問題,我那位朋友一個也答不上來,自然也不好意思再提讓我信上帝的事了。大學一畢業就能被派駐外國,我的經歷讓很多人羨慕不已,不僅薪水豐厚,而且生活也很舒適。我當時住的公寓就在澳門總督府的旁邊,寬敞明亮,窗戶正對著澳門的人工潮,晚上站在陽台就可以欣賞人工湖的音樂噴泉。生活、工作都一帆風順,我那時也志得意滿。
表面上風光的同時卻無法掩蓋心裡的惆悵。語言的障礙,文化的不適應,內心的爭競,人際關係的冷漠都使我困擾。走在澳門的街道上,雖然周圍人來人往;但我卻覺得好像行在曠野荒漠一般,內心的寂寞、孤獨,無以言表。
我愛看書
有一天,快到春節的時候,我到澳門板樟堂路上的一家書店去買書。上到2樓,正好看到一個由小竹條編的掛曆,上面寫著這幾句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我一下子就被這幾句話吸引,覺得寫得很好,不知是誰寫的,也不知道為甚麼這幾句話這麼打動我的心。我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下來,掛在我臥室的牆上。每當我心情煩悶、沮喪時,看到那幾句話,我的心就充滿了安慰,心情就會平復下來。
閒暇時我會看一些自我幫助的書,聖經是其中一本,並不是要信它,只是覺得它裡面有些道理講得很好,是市面上所有其他的書裡不曾有的。
有一天,我拿起聖經,隨便翻開一頁,然後讀下去,突然一句話映入我的眼廉:「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十三章7-8)啊,原來這句話居然來自聖經!我一下子對聖經刮目相看,覺得這書不一般,因為裡面的話帶有能量、有生命,能夠進入到我的內心深處,給我帶來安慰和鼓勵。
市面上的一些書,比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我曾經讀過多遍,覺得裡面的道理講得很好,對於人性的弱點分析得也很透徹;但是把書一放下,書是書,我是我。我的缺點並沒有因為看了書以後而消除,特別是脾氣和秉性上沒有改變,明明知道該如何去做對的,卻怎麼也做不出來。即使花了很大的努力去提醒、改進自己,卻收效甚微。偶爾對自己的要求一放鬆,馬上就恢復原樣,劣根性又暴露了出來。
在希臘神話裡有一個故事,宙斯為了懲罰犯了過錯的神,讓他經年累月地推著一塊石頭上山。當他把石頭推至山頂,那塊巨石又轟然滾下,所以只得重推,週而復始,無窮無盡。有時候覺得對付自己的弱點就像推一塊大石頭上山,改進的過程非常艱難;但稍為一放鬆,石頭就會滾下去,一切又都恢復原樣。
進證券公司
雖然覺得聖經這本書不一般,但我的生命也沒有因此而發生根本的改變,後來因為工作繁忙,這事也就慢慢淡忘了。幾年後我移民到加拿大,跟許多新移民一樣,也經歷了讀書、找工作的過程。MBA畢業後,經一位同學推薦,我進了一家很著名的證券公司,做股票經紀人,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管理資產。如果你看過Will Smith 主演的「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就知道初入行的人有多辛苦!我當時並不滿足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想藉此機會建立起自己的生意,雖然辛苦,但是也有自由的快樂。很快一年過去了,雖然我工作很努力,但所管理的客戶卻遠遠不能讓我在這個行業裡生存下去。凡有過移民經歷的人都知道找工作的艱難。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花一年時間也找不到工作的並不罕見。奇怪的是,我在一個星期以內,就找到了一份銀行的工作。我知道這件事不是出於我,因為它出奇的順利。
再電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裡還有一些情景,Will smith因為超時停車,車被拖走,甚至因為逾期沒付停車罰單進了監獄。很多人看了以後可能會覺得有趣;但我卻深有同感,因我也曾違規停車,被罰過幾次大單,心疼不已。在大城市停車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比如在多倫多,公寓和公司兩處每月的停車費大概在$200至$250元左右。為了節省停車月費,我常常要把車停在離公司很遠的地方,每次來回要步行30分鐘的路程。無論是夏天的大雨,還是冬天的飛雪,我都要徒步去取車。有時在路上,偶爾腦子裡也會轉個念頭,要是能免費停車,且在公司旁邊就好了;但我知道這只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念頭,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看不見的手
新的工作在一個露天廣場的旁邊,廣場的周圍有超市、銀行、餐館和一些店舖。有一天我去提車,剛打開車門,突然間的一個念頭讓我愣住了。我曾經異想天開的那個想法現在不是已經實現了嗎?我的公司就在露天廣場旁邊,而所有停在廣場裡的車都是免費的。我足足愣了有5秒鐘。那時一個很奇妙的感覺,好像有一雙看不見、無微不至的手在照顧著我,不僅把我最需要的給了我,連我腦裡一個隨便的念頭也實現了。
想起小時候,當我吵著鬧著向父母要玩具時,他們會給我買;但有時在我意想不到的時候,他們會像變戲法一樣拿出一個冰淇淋給我,那種意料之外的驚喜,讓我到現在也忘不了。我知道他們愛我,了解我,即使我不向他們提,他們有時也會滿足一下我的小小願望。為什麼這件小事會讓我聯想起父母的愛,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出於上帝,我也從來不向祂禱告過,但是這次的經歷卻令我想去尋找祂。
尋找和尋見
聖經裡寫到:「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七章7)果真如此!當我真心去尋找的時候,才發現在我住的附近就有一個華人教會──多倫多華夏聖經教會。而且在我住處不遠就有一個查經班,查經班的名字叫:「信、望、愛」──凡事相信、凡事相信……愛是永不止息──就是我多年前曾經歷過的那句話。我開始參加他們的禮拜。讚美詩中有一首「耶穌恩友」歌詞深深地打動我的心。唱到:「多少平安屢屢失去,多少痛苦白白受,皆因我們未將萬事,帶到主恩座前求……。」又想到自己過去的經歷時,我忍不住熱淚盈眶。
雖然我曾多次受感動,但多年的教育還是沒有讓我做出改變信仰的決定,因為我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澄清。不過我參加了教會的「初信造就班」,比較有系統地學習基督教的一些基本真理。帶領初信造就班的弟兄是龔明鵬,也是這家教會的牧師。他的聖經知識很豐富,對於我以前懸而未解的問題,都能深入淺出地給我解答。隨著疑惑越來越少,我的信心也逐漸增加,最後在一次龔牧師講道呼召時,我決志信主耶穌。
世界觀轉變
回想起我信主的歷程,前後經歷了10年之久。我深深明白,一個人由無神論轉而接受主耶穌的不易。這是一次世界觀的轉變。信主耶穌後,看世界的角度跟以前會有根本的不同,一切建立在世界觀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要因此推倒重建,的確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關於剛開始接觸聖經時提出的3個問題,有些我現在已經有了答案,有些依然不是很清楚;但現在這些問題對我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已親身經歷了上帝,而且在信主以後,我曾有過多次的奇妙經歷。
上帝的存在是在人們的理性以外的,如經上所記:「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前書二章9) 對於上帝,我們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伸手摸不到,用最先進的科學儀器也探測不到,用所有世上的理論和方法也推導不出,若非憑著信心,而僅僅靠著自己的理性,恐怕永遠也找不到上帝。人不承認自己有罪,但都不否認自己有缺點。中國人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西方人講:「人都是帶著很多弱點降生到這個世上。」從我們個人的生活經歷上我們也能體會到,愛自己容易,愛他人難;犯錯很容易,完全行公義很難。雖然我們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但那些缺點如影隨形,無法擺脫,最後只有說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正如保羅在聖經上所說:「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七章18)
試想我們此刻正陷在一個沼澤地裡,拼命地自救;但掙扎越多,下沉越快。這時候,若想擺脫沼澤,唯一的方法就是借助外力。如果這時有人能伸出一根樹枝,我們抓著這根樹枝就可以擺脫沼澤。但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該如何擺脫沉淪呢?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嗎?那根救命的樹枝又在哪兒呢?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靠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十四章6) 感謝讚美主!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信心之旅 (1)
楊文婷 //
一、從懸崖邊被拉回
2002年初,我跟隨先生玉琦移民到了多倫多。移民生活的艱辛就像那裡漫長寒冷的冬天一樣,使人壓抑和沮喪。找到一份工作是所有新移民的終極理想,為了這個理想,我又回學校讀了一個專業,並於2005年冬天開始找工作。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工作還是沒有著落。心情煩悶的時候,玉琦總是拉我去教會;但我卻一點感動都沒有,覺得失敗者才會去那裡尋求安慰。後來雖然決志信了耶穌,可是信心依然十分軟弱。
信心漸漸萌芽
之後,一位姊妹的見證卻改變了我。那位姊妹是讀會計的博士生,剛剛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她給大家介紹找工作經驗時,沒有提到怎樣準備面試和簡歷,卻只強調了要專心仰賴上帝。我從她的眼睛裡讀到了信心,從她的臉上看到了平安喜樂,而她說的那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章28)的經文更是深深地打動了我。真的很奇妙,當我不再糾纏於怎樣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轉而更多地追求主的道後,工作真的很快就解決了。而且上帝的安排遠遠超出我們的所思所想,我不僅找到了理想呃工作,還來到了美國,來到了唯恩堡 (Fort Wayne),一個讓我蒙上帝更多恩典,永難忘記的地方。
信心的小小萌芽,因上帝的恩典,漸漸成長。我因工作關係,先到了唯恩堡,玉琦還留在多倫多。那時,我們堅信上帝一定還會繼續帶領。在這樣的信心下,玉琦甚至沒有在美國投簡歷,就辭掉了多倫多的工作,來為維恩堡與我團聚。我還清晰地記得,玉琦曾告訴為他擔心的父母說,春節前一定找到工作。我們一直為此禱告。結果,他就是在中國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得到一份工作!除此之外,那段時間我們還經歷了大大小小各樣的神蹟,不再一一贅述。這一切是那樣的不可思議,完全不可以用巧合來解釋。上帝的恩典好似春雨澆灌著我們的信心之芽。正如經上所記:「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書二章9)
恩典成了試探
當我和玉琦憑著上帝的恩典在唯恩堡安頓下來後,一切都那麼美好;理想的工作,安定的生活,友善的居民,尤其是這裡還有一間非常好的華人教會,讓我們時刻找到家的感覺。2008年3月,隨著兒子「唯恩」的誕生,幸福似乎達到了頂點。他是那麼的完美!就像教會中的弟兄姊妹所祝福的一樣。我們深深知道,這又是上帝的恩典!
杯滿則溢
兒子的到來,讓我滿足,卻也讓我越來越沉浸在小家的快樂中。有的時候,甚至因為要照顧寶寶,而不想到教會禮拜。周五的查經也被我徹底放棄了。因為我從事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考試,所以有了孩子後,這對我變成了一個很大的挑戰。我的很多心思都花在怎樣平衡工作、學習和生活上。每天都很忙碌,稍有一點閒暇時間,也會想和孩子玩一會兒或是上上網,放鬆一下,而不願捧起聖經。很多改變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發生了。我漸漸地變得不愛去教會,雖然心裡還是承認所有都是上帝給的;但心中就是沒有了以往的熱情。
試探就在這個時候來了。先是我和玉琦都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人際關係上的麻煩,然後我們家又在2008年末開始的金融風暴中損失了一筆錢,令我們有點窮於應付;而一些屬世的人,面對此卻似乎比我們更能游刃有餘。這讓我對一些經文充滿疑問:比如『愛人如己』,比如:『不要為自己積欑財寶在地上.....只要積襸財寶在天上。』(馬太福音六章19-20)我問上帝,我愛人,人卻傷害我,怎麼辦?世人能做的,我不能,難道要對攻擊誹謗也笑臉相迎嗎?如果我們不積累財富,將來怎麼退休?怎麼供孩子上學?難道做基督徒就要貧窮嗎?我開始在聖經上的道和世間的理之間掙扎。我的時間越來越多地花在研究股票上,和世俗人一樣只維持一些表面的關係,說一些違心的話。每次週日去禮拜前,我心裡的兩個聲音都鬥得很厲害,一個把我往前拉,一個把我向後拖。有時我甚至知道一個是魔鬼的聲音,可我就是沒辦法把牠從心中驅趕出去。
幾乎掉進懸崖
遠離上帝的日子是痛苦的。股市中掙到錢的刺激,圓滑的人際關係與熱鬧的娛樂所帶來的歡笑是那麼短暫!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空虛,更大的羅網。「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翰福音二章15)我必須承認,那個時候我已經快找不到我以前那顆愛天父的心了。然而,上帝一刻都沒有停止愛我。在我抱怨最兇,最抵觸去教會之時,一旦到了教會,卻發現當天的講道必是圍繞著我剛抱怨過的話題。是天父藉著那天的講道對我說話,如此反覆有4、5次之多;可我在感動一、兩天後,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直到一個週日,我聽一位曾在靈裡親歷地獄的人作見證,描述地獄的可怕,才被徹底震撼。前一晚,我還和玉琦說:「如果今生幸福,下地獄又有甚麼可怕呢?」所以當我聽到和看到錄像無比恐怖的畫面時,猶如醍醐灌頂,立刻醒悟到自己已經處於怎樣危險的境地!感謝主耶穌,祂把站在懸崖邊的我拉了回來!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以弗所書二章8)經歷了這麼多,我才明白,人是何等軟弱!但我更堅信,天父的愛必能使我們的信心得建造,得鞏固。那微小如芥菜種的信心,終有一天會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有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
一、從懸崖邊被拉回
2002年初,我跟隨先生玉琦移民到了多倫多。移民生活的艱辛就像那裡漫長寒冷的冬天一樣,使人壓抑和沮喪。找到一份工作是所有新移民的終極理想,為了這個理想,我又回學校讀了一個專業,並於2005年冬天開始找工作。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工作還是沒有著落。心情煩悶的時候,玉琦總是拉我去教會;但我卻一點感動都沒有,覺得失敗者才會去那裡尋求安慰。後來雖然決志信了耶穌,可是信心依然十分軟弱。
信心漸漸萌芽
之後,一位姊妹的見證卻改變了我。那位姊妹是讀會計的博士生,剛剛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她給大家介紹找工作經驗時,沒有提到怎樣準備面試和簡歷,卻只強調了要專心仰賴上帝。我從她的眼睛裡讀到了信心,從她的臉上看到了平安喜樂,而她說的那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章28)的經文更是深深地打動了我。真的很奇妙,當我不再糾纏於怎樣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轉而更多地追求主的道後,工作真的很快就解決了。而且上帝的安排遠遠超出我們的所思所想,我不僅找到了理想呃工作,還來到了美國,來到了唯恩堡 (Fort Wayne),一個讓我蒙上帝更多恩典,永難忘記的地方。
信心的小小萌芽,因上帝的恩典,漸漸成長。我因工作關係,先到了唯恩堡,玉琦還留在多倫多。那時,我們堅信上帝一定還會繼續帶領。在這樣的信心下,玉琦甚至沒有在美國投簡歷,就辭掉了多倫多的工作,來為維恩堡與我團聚。我還清晰地記得,玉琦曾告訴為他擔心的父母說,春節前一定找到工作。我們一直為此禱告。結果,他就是在中國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得到一份工作!除此之外,那段時間我們還經歷了大大小小各樣的神蹟,不再一一贅述。這一切是那樣的不可思議,完全不可以用巧合來解釋。上帝的恩典好似春雨澆灌著我們的信心之芽。正如經上所記:「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書二章9)
恩典成了試探
當我和玉琦憑著上帝的恩典在唯恩堡安頓下來後,一切都那麼美好;理想的工作,安定的生活,友善的居民,尤其是這裡還有一間非常好的華人教會,讓我們時刻找到家的感覺。2008年3月,隨著兒子「唯恩」的誕生,幸福似乎達到了頂點。他是那麼的完美!就像教會中的弟兄姊妹所祝福的一樣。我們深深知道,這又是上帝的恩典!
杯滿則溢
兒子的到來,讓我滿足,卻也讓我越來越沉浸在小家的快樂中。有的時候,甚至因為要照顧寶寶,而不想到教會禮拜。周五的查經也被我徹底放棄了。因為我從事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考試,所以有了孩子後,這對我變成了一個很大的挑戰。我的很多心思都花在怎樣平衡工作、學習和生活上。每天都很忙碌,稍有一點閒暇時間,也會想和孩子玩一會兒或是上上網,放鬆一下,而不願捧起聖經。很多改變就這樣不知不覺地發生了。我漸漸地變得不愛去教會,雖然心裡還是承認所有都是上帝給的;但心中就是沒有了以往的熱情。
試探就在這個時候來了。先是我和玉琦都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人際關係上的麻煩,然後我們家又在2008年末開始的金融風暴中損失了一筆錢,令我們有點窮於應付;而一些屬世的人,面對此卻似乎比我們更能游刃有餘。這讓我對一些經文充滿疑問:比如『愛人如己』,比如:『不要為自己積欑財寶在地上.....只要積襸財寶在天上。』(馬太福音六章19-20)我問上帝,我愛人,人卻傷害我,怎麼辦?世人能做的,我不能,難道要對攻擊誹謗也笑臉相迎嗎?如果我們不積累財富,將來怎麼退休?怎麼供孩子上學?難道做基督徒就要貧窮嗎?我開始在聖經上的道和世間的理之間掙扎。我的時間越來越多地花在研究股票上,和世俗人一樣只維持一些表面的關係,說一些違心的話。每次週日去禮拜前,我心裡的兩個聲音都鬥得很厲害,一個把我往前拉,一個把我向後拖。有時我甚至知道一個是魔鬼的聲音,可我就是沒辦法把牠從心中驅趕出去。
幾乎掉進懸崖
遠離上帝的日子是痛苦的。股市中掙到錢的刺激,圓滑的人際關係與熱鬧的娛樂所帶來的歡笑是那麼短暫!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空虛,更大的羅網。「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翰福音二章15)我必須承認,那個時候我已經快找不到我以前那顆愛天父的心了。然而,上帝一刻都沒有停止愛我。在我抱怨最兇,最抵觸去教會之時,一旦到了教會,卻發現當天的講道必是圍繞著我剛抱怨過的話題。是天父藉著那天的講道對我說話,如此反覆有4、5次之多;可我在感動一、兩天後,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直到一個週日,我聽一位曾在靈裡親歷地獄的人作見證,描述地獄的可怕,才被徹底震撼。前一晚,我還和玉琦說:「如果今生幸福,下地獄又有甚麼可怕呢?」所以當我聽到和看到錄像無比恐怖的畫面時,猶如醍醐灌頂,立刻醒悟到自己已經處於怎樣危險的境地!感謝主耶穌,祂把站在懸崖邊的我拉了回來!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以弗所書二章8)經歷了這麼多,我才明白,人是何等軟弱!但我更堅信,天父的愛必能使我們的信心得建造,得鞏固。那微小如芥菜種的信心,終有一天會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有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