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愛德 (Edward Welch)//
人實在複雜,被喻為冰山 (水下面的部分比上面的多) 和洋蔥 (一層一層)。你可以看見他的行為,卻看不見動機。某同事對你友善,可能他想利用你往上爬; 某友人對你的訴苦沒有回應,可能她怕說錯話傷害你。我們「怎樣做」的背後,往往「為什麼」這樣做。這就是動機。
動機最要緊
試以沉溺一事為例,有人沉溺於杯中物,有人吃藥吃上癮,也有人是色情狂,又有人一天到晚吃個不停,這些人都身不由己,可是卻甘心受綑,背後的動機可能是追求快感,可能是逃避現實,或者,至少覺得某些事上,可以自己作主。
要了解自己的動機,不妨自問:舒適、享受、快樂、權力、自由、平安、愛、名位、被尊敬、成功、意義等。舉例說:一個人經常遲到,遇事時又不見蹤影,此人的動機可能渴望生活安舒悠閒。一個主婦害怕不速之客到訪看見自己滿屋子零亂,她的動機可能希望保持形象。一個反叛少年不聽父母的要求,深夜返家,他的動機可能是自由自主。人的動機很複雜,一個反叛少女內心世界所追求的,可能是獨立; 也可能為了討好同學; 亦有可能只是試試父母有何反應。
全在乎「心」
聖經說人的動機源於「心」。一個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四章23; 耶利米書十七章5~8; 路加福音六章43~45) 動機就是「我要」,我要甚麼甚麼。人不了解自己的動機,並不等於沒有動機。舉一個例子,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雖曾目睹極大的神蹟; 但是當探子回來報告:迦南地的確肥美,只是當地居民有如巨人,我們不是他們對手。以色列人一聽到,就絕望悲憤,抱怨摩西把他們帶來送死,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參民數記十四章1~2) 他們的動機很簡單:要活下去!可是,更深層的動機是:對上帝沒有信心。(民數記十四章11,27)
心中偶像
聖經常問:你心中有沒有偶像?例如:
*你信誰?信人?信上帝?(參耶利米書十七章5~8)
*你為誰辛苦為誰忙?為賺錢,或為上帝?(參馬太福音六章24)
*你拜甚麼?拜假神?敬拜真神?(參列王記下十七章36)
*你聽誰的話?聽魔鬼鬼話?聽上帝的話?(參約翰一書三章10)
*你為誰的榮耀而活?為自己,還是為上帝?(參羅馬書一章21~23)
*你的財寶積在哪裡?在地上或在天上?(參馬太福音六章21)
*你愛誰?愛世界抑或愛上帝?(參申命記六章5; 約翰一書二章15)
幾乎在每一個匿名戒酒會 (A.A.) 的集會中,你都可以聽到以下這些話:「戒酒前,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隔開酒精和我。酒精是我的伴侶和最好朋友,它對我最重要,它是我的生命,我敬拜它。」
表面看來,酒鬼的動機不外乎追求醉後忘我的境界,可事實上,還有更深層的動機。例如:他把酒精當作偶像,以為酒精可以安慰他自己的心。這個問題不是酒精的問題,是他自己的心裡。酒精只不過是一種手段,讓他得到他要的東西。
以下問題有助你了解自己心裡深層的動機。請回答:
*你在甚麼情況下,覺得不值得活下去?
*你愛甚麼?追求甚麼?
*你的人生有何夢想和目標?
*你怕甚麼?擔心甚麼?
*你的安全感何在?你怎樣才有安全感?
*是甚麼事讓你覺得上帝叫你失望?
你因何事憤恨?因何事妒火中燒?
「我氣極了!」志偉怒不可遏。他說:「每次隔壁辦公室那傢伙走過時,總斜眼看我,自以為了不起。真想殺掉他!」志偉生氣,因為他渴望被尊重�但是那人不尊重他,因此他仇恨那人。他要宣戰!更甚的是,他向上帝宣戰!因為他雖知道上帝起用不同的人來煉淨我們,但他不願意學習饒恕和愛。
有甚麼偶像?
我們心裡到底有甚麼偶像?(讓我預先警告:答案不會受歡迎。)
驕傲:不願意有任何人事物凌駕在我們之上,所以老追求這個那個,無非是藉此抬高自己,以了心願。
自主:執意一定要拿到甚麼的人,這些東西就成了他的偶像。他要創造自己的世界,不願順服上帝。他想訂立自己的規條,他的主人其實是他自己。
縱慾:聖經把偶像和荒晏醉酒,以及其他放縱情慾之事相提並論。(參出埃及記卅二章;哥林多前書十章7) 貪心等於拜偶像 (以弗所書五章5) 聖經卻提醒我們:「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得前書二章11)
從心裡改變
也許我們暗想:我可以靠耶穌基督得永生得救恩,但祂會賜福我嗎?例如祂會給我金錢、婚姻和快樂嗎?為安全計,不如自求多福,一面信耶穌,一面信靠偶像。(信自己、靠人、靠方法。) 於是,慾望多的人,心中就「滿天神佛」。要除去這些偶像的方法是:
1. 省察内心:一個人能否改變,是在乎他的心怎樣。我們可捫心自問:究竟我想得著甚麼?我信甚麼?靠甚麼?如果我們心裡充滿情慾,生活淫蕩,那是因為我們心裡不相信。我們不想上帝看見,所以要用自己的方法來滿足自己。假如我們心裡妒忌人,那表示我們認為人生是在乎別人所擁有的這些東西。我們把上帝看成跑腿的,氣祂不讓我們從心所欲。當孩子們爭奪玩具,光向他們解釋誰先把玩具拿到手,並不能改變孩子。我們必須叫孩子明白,爭吵其實是來自心裡戰鬥的情慾。(雅各書四章1~4)
2. 認識上帝:只有當我們專心尋求認識上帝,我們才能改變。(彼得後書一章3) 人心裡的改變卻基於認識真神,並不是靠一套計劃。省察動機之後,你第一要知道,耶穌接納罪人。凡來到祂面前的人,祂都不棄。這是十字架的救恩。你不需要苦行贖罪。你只需憑信心接受上帝的赦罪之恩。但是,這只是起步,我們每天的生活仍需上帝以愛來改變我們。
3. 信而順服:認識上帝能改變我們,使我們產生相應的行為,跟從主耶穌,順服祂。既然祂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回報祂的愛。例如:我們因愛上帝,就願意棄絕謊言;有時雖不免生氣,但卻不犯罪; 我們願意原諒人; 不再偷竊; 愛朋友,也愛敵人; 凡事知足等。(參以弗所書四章25~26-28; 路加福音七章36~50; 羅馬書十二章9~21; 腓立比書四章12)
結語
當然,人是那麼複雜,我們不可能完全了解別人和自己。可是,你不必心理分析,你只需說:「上帝啊,求祢鑒察我!」(詩篇一三九篇23)漸漸你就能夠明白多一點。(參馬太福音十五章8; 哥林多前書四章5; 箴言十六章2;耶利米書十七章9)
(作者魏愛德 (Fdward Welch) 是聖經輔導員。承蒙中華展望同意,逸萍節錄自《真理人生系列》。編輯部整理。)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遺傳基因批判摩門教
林誠信//
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於19世紀由約瑟史密夫在美國成立。這個在世界各地影響力甚大之異端於20世紀發展迅速,現今全球會友人數已達1,200萬。總部設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踏進21世紀,他們積極爭取正統基督教之認同。但他們之多神主義,聖父與馬利亞發生肉體關係、聖子是次等的神、永恆婚姻等之觀念,實在與聖經真理背道而馳。可惜根據摩門教年報,每年初受洗加入摩門教之信徒竟有百75%是從基督教會轉往的。(註1) 這數字實在令人驚訝。很多信心軟弱之信徒被他們敬虔端莊的外表,強調美滿快樂的家庭生活,實踐愛心的肢體關係及財雄勢大之教會所吸引而誤投落網。
在摩門教之教義中,大部份建基於<教義與聖約>上。但他們對摩門經之地位與肯定遠遠超過聖經。在過往歷史,曾有不同學者對摩門經作出嚴正批判,謂其缺乏考古學證據之確定書中所提及早期美國土著所到之中南美洲各國城市。(註2) 也有著名學會如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公開否認摩門經與美洲新大陸之考古研究有任何關係。(註3)
摩門經由15部書組成,每部書以其主要作者之名字定名,於1831年出版。在摩門教的簡析中,它自稱是古代美國人的神聖記錄,鐫錄於四類金屬片上:
1尼腓片 (The Plates of Nephi) :記載有關民族的世俗歷史,及各先知的屬靈教導。
2摩門片 (The Plates of Mormon) :包含先知摩門根據尼腓片所寫的節錄本及他所寫許多附註和續寫的歷史,及他兒子摩羅乃所加資料。
3以太片 (The plates of Ether):由摩羅乃節錄耶銳特人 (Jaredites) 的歷史。據稱這些人是在公元前2247年從巴別塔 (Tower of Babel) 逃亡至中美洲,後來發生內訌而被殺。其中一位生還者以太 (Ether) 先知在24個金屬片上記載耶銳特人的歷史。
4雷班銅片 (The plates of Brass) :此銅片由李海 (Lehi) 所帶領的人,於公元前600年從耶路撒冷所攜出,記載著希伯來經文和猶太人家譜。他們移居至南美洲定居。李海的兩個兒子拉曼 (Laman) 和尼腓 (Nephi) 更起衝突,分成兩派。拉曼人 (Lamanites) 被神咒詛,皮膚變黑,那就是摩門經所認定的原始美國印第安人。尼腓人 (Nephites) 得神偏愛,在基督時代移往中美洲。摩門經稱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在公元後33年來到美國,設立浸禮,聖餐,祭司以及其他教導。拉曼人和尼腓人都歸信主,兩派和平共處約200年。之後拉曼人遠離主並向尼腓人發動戰爭。直到公元後421年,尼腓人全被屠殺,只剩下摩門 (Mormon) 先知的兒子摩羅乃 (Moroni) 。他將美國古史記錄在金葉片上。據說他在被殺前,將金葉片藏於今日紐約上洲拋麥拉 (Cumorah) 附近的山上,並在1823年初以天使形像向約瑟史密夫顯現,告之金葉片的藏身處。(註4)
有學者指出古代尼腓人之歷史完全缺乏古代手抄本歷史證據。相反,其他宗教經典如可蘭經、佛經皆有其古代手抄本證據來確定其典籍之真實性。(註5) 在這方面,基督教之聖經擁有最多及最可靠之古代抄本證據。除此之外,摩門經備受學者多方質疑約瑟史密夫抄襲之嫌。這包括從一本並未出版之小說,找到很多摩門經之內容。該小說由一退休牧師 Solomon Spalding (1761-1816) 著作。其他摩門經之內容可從 Ethan Smith 於 1825年出版之找出。(註6) 他是 Oliver Cowdery 之家庭牧師。Oliver 於1825 年離開該地成為約瑟史密夫的書記,抄錄摩門經。很多學者亦發現摩門經有很多處是直接從英皇欽定本聖經 (King James Bible) 抄錄過去,甚至將新約解釋舊約之觀念加以採用。按Dr Anthony Hoekema之研究,共有27,000個字從英皇欽定本聖經 (King James Bible) 抄錄過去。(註7) Jerald and Sandra Tanner則列出超過400節 (金句或部份) 從新約抄錄之例子,甚至<西敏寺教義問答教本>也成為約瑟史密夫抄襲之材料。(註8) 我們不禁要問,若摩門經是基於古代美國人的神聖記錄 (約公元後400年留下來之金屬片上) 作出翻譯,那麼為何內容竟與1611年才出版之英皇欽定本聖經及1648年才出版之<西敏寺教義問答教本>相同呢?惟一合理之解釋便是19世紀之約瑟史密夫已擁有這些資料作為他翻譯的參考。
另外Tanner 夫婦也發現從次經中 (Apocrypha) 借用尼腓 (Nephi) 這名字於摩門經。 (註9) 摩門經並不是神在這末世對人有特別或新的啟示,乃是約瑟史密夫個人抄襲不同資料之成果。況且聖經最後一卷書已清楚明言神的話語之啟示已完備毫無缺欠,不需後人加添或刪減。(啟示錄廿二章18-19) 自從1830年出版後,摩門經已出現超過4000處地方之更改。這些證據只顯出它並不是神的啟示。(註10)
在摩門教之教義中有一條是有關[為死人施洗]也可得救。其意思指可由在生親人代表去世了的先人接受摩門之洗禮。故此,摩門教徒可盡力追溯家譜,然後代替他們受洗,將來全家族可得享在別的星球上共聚天倫。這種思想對於中國人來說尤其吸引。但這不是聖經的教導。一個人能往天堂 (永恆的結局) 在乎他在今生有機會聽聞福音後有否誠心實意地認罪悔改,接受主耶穌基督作他個人救主及生命的主為準,並不是靠在生親友協助,代表死者受洗。(羅馬書十章9-10)
摩門教之科學家一直盼望用遺傳基因研究測試今美國土著,找到他們與古代以色列人的關係。但現代DNA證據完全粉碎他們的美夢。測試結果顯示絕大部份美國土著 (96.4%) 的DNA源自亞洲東北及中北區,餘下的3.6%只反映後殖民地時代跨種族通婚之結果。在前哥倫布時代之美國土著骸骨經DNA測試證明他們是百分之百源自亞洲東北及中北區。故此,若按摩門經記載真是有猶太人在古時遷往新美洲大陸,那麼現代美國土著應至少有些微證據顯示他們與此有關。(註11)
由Living Hope Ministries (活潑盼望事工) 出版之一套影帶訪問了世界各地摩門教及非摩門教之科學家並人類學家,他們DNA研究之結果皆異口同聲地指出美國土著源自在七千至五萬年前從亞洲多次的遷移。這結論完全吻合考古學、人類學、文化、語言及生物學過去之發現,指出美國土著實在源自亞洲,並不是如摩門經記載他們源自古代以色列。一名43歲前摩門教科學家 Simon Southerton,在2004年3月份出版的新書指出相同發現。當他接受<今日基督教>雜誌之訪問時,提出他研究所得惟一合理的結論:摩門經沒有包含正確真實的歷史。這對摩門教之教義基礎帶來致命打擊。(註12)
附註1:john ankerberg and John Weldon, Encyclopedia of Cults and New Religions (Eugene :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1999), p. 279.
註2:佛洛· 麥克艾文,《摩門教的真相》(台北:中國主日學協會,1982), pp. 61-63.
註3:Harry L. Ropp, The Mormon Papers (Downers Grove : IVP, 1977), p.49, Appendix A.
註4 : 摩門教的真相, pp. 57-58.
註5 :Encyclopecia of Cults and New Religions, pp.284-285.
註6 :David Reed and john Farkas, Mormons Answered Verse by Verse (Grand Rapids : Baker Book House, 1993), p.31.
註7 :John Ankerberg and John Weldon,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Mormonism (Eugene :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1992), p.280.
註8 : Ibid., pp.281-282.
註9 :Jerald and sandra Tanner, Mormonism Shadow or Reality (Sait Lake City : Utah Lighthouse Ministry, 1987). P.72.
註10 :Marvin W Cowan, Mormon Claims Answered (Utah : Marvin Cowan, Revised Edition, 1989). pp.45-49.
註11 :www.mormonchallenge.com / http://sourceflix.com/
註12 :Christianity Today, February 2004, p.19
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於19世紀由約瑟史密夫在美國成立。這個在世界各地影響力甚大之異端於20世紀發展迅速,現今全球會友人數已達1,200萬。總部設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踏進21世紀,他們積極爭取正統基督教之認同。但他們之多神主義,聖父與馬利亞發生肉體關係、聖子是次等的神、永恆婚姻等之觀念,實在與聖經真理背道而馳。可惜根據摩門教年報,每年初受洗加入摩門教之信徒竟有百75%是從基督教會轉往的。(註1) 這數字實在令人驚訝。很多信心軟弱之信徒被他們敬虔端莊的外表,強調美滿快樂的家庭生活,實踐愛心的肢體關係及財雄勢大之教會所吸引而誤投落網。
在摩門教之教義中,大部份建基於<教義與聖約>上。但他們對摩門經之地位與肯定遠遠超過聖經。在過往歷史,曾有不同學者對摩門經作出嚴正批判,謂其缺乏考古學證據之確定書中所提及早期美國土著所到之中南美洲各國城市。(註2) 也有著名學會如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公開否認摩門經與美洲新大陸之考古研究有任何關係。(註3)
摩門經由15部書組成,每部書以其主要作者之名字定名,於1831年出版。在摩門教的簡析中,它自稱是古代美國人的神聖記錄,鐫錄於四類金屬片上:
1尼腓片 (The Plates of Nephi) :記載有關民族的世俗歷史,及各先知的屬靈教導。
2摩門片 (The Plates of Mormon) :包含先知摩門根據尼腓片所寫的節錄本及他所寫許多附註和續寫的歷史,及他兒子摩羅乃所加資料。
3以太片 (The plates of Ether):由摩羅乃節錄耶銳特人 (Jaredites) 的歷史。據稱這些人是在公元前2247年從巴別塔 (Tower of Babel) 逃亡至中美洲,後來發生內訌而被殺。其中一位生還者以太 (Ether) 先知在24個金屬片上記載耶銳特人的歷史。
4雷班銅片 (The plates of Brass) :此銅片由李海 (Lehi) 所帶領的人,於公元前600年從耶路撒冷所攜出,記載著希伯來經文和猶太人家譜。他們移居至南美洲定居。李海的兩個兒子拉曼 (Laman) 和尼腓 (Nephi) 更起衝突,分成兩派。拉曼人 (Lamanites) 被神咒詛,皮膚變黑,那就是摩門經所認定的原始美國印第安人。尼腓人 (Nephites) 得神偏愛,在基督時代移往中美洲。摩門經稱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在公元後33年來到美國,設立浸禮,聖餐,祭司以及其他教導。拉曼人和尼腓人都歸信主,兩派和平共處約200年。之後拉曼人遠離主並向尼腓人發動戰爭。直到公元後421年,尼腓人全被屠殺,只剩下摩門 (Mormon) 先知的兒子摩羅乃 (Moroni) 。他將美國古史記錄在金葉片上。據說他在被殺前,將金葉片藏於今日紐約上洲拋麥拉 (Cumorah) 附近的山上,並在1823年初以天使形像向約瑟史密夫顯現,告之金葉片的藏身處。(註4)
有學者指出古代尼腓人之歷史完全缺乏古代手抄本歷史證據。相反,其他宗教經典如可蘭經、佛經皆有其古代手抄本證據來確定其典籍之真實性。(註5) 在這方面,基督教之聖經擁有最多及最可靠之古代抄本證據。除此之外,摩門經備受學者多方質疑約瑟史密夫抄襲之嫌。這包括從一本並未出版之小說
另外Tanner 夫婦也發現從次經中 (Apocrypha) 借用尼腓 (Nephi) 這名字於摩門經。 (註9) 摩門經並不是神在這末世對人有特別或新的啟示,乃是約瑟史密夫個人抄襲不同資料之成果。況且聖經最後一卷書已清楚明言神的話語之啟示已完備毫無缺欠,不需後人加添或刪減。(啟示錄廿二章18-19) 自從1830年出版後,摩門經已出現超過4000處地方之更改。這些證據只顯出它並不是神的啟示。(註10)
在摩門教之教義中有一條是有關[為死人施洗]也可得救。其意思指可由在生親人代表去世了的先人接受摩門之洗禮。故此,摩門教徒可盡力追溯家譜,然後代替他們受洗,將來全家族可得享在別的星球上共聚天倫。這種思想對於中國人來說尤其吸引。但這不是聖經的教導。一個人能往天堂 (永恆的結局) 在乎他在今生有機會聽聞福音後有否誠心實意地認罪悔改,接受主耶穌基督作他個人救主及生命的主為準,並不是靠在生親友協助,代表死者受洗。(羅馬書十章9-10)
摩門教之科學家一直盼望用遺傳基因研究測試今美國土著,找到他們與古代以色列人的關係。但現代DNA證據完全粉碎他們的美夢。測試結果顯示絕大部份美國土著 (96.4%) 的DNA源自亞洲東北及中北區,餘下的3.6%只反映後殖民地時代跨種族通婚之結果。在前哥倫布時代之美國土著骸骨經DNA測試證明他們是百分之百源自亞洲東北及中北區。故此,若按摩門經記載真是有猶太人在古時遷往新美洲大陸,那麼現代美國土著應至少有些微證據顯示他們與此有關。(註11)
由Living Hope Ministries (活潑盼望事工) 出版之一套影帶
附註1:john ankerberg and John Weldon, Encyclopedia of Cults and New Religions (Eugene :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1999), p. 279.
註2:佛洛· 麥克艾文,《摩門教的真相》(台北:中國主日學協會,1982), pp. 61-63.
註3:Harry L. Ropp, The Mormon Papers (Downers Grove : IVP, 1977), p.49, Appendix A.
註4 : 摩門教的真相, pp. 57-58.
註5 :Encyclopecia of Cults and New Religions, pp.284-285.
註6 :David Reed and john Farkas, Mormons Answered Verse by Verse (Grand Rapids : Baker Book House, 1993), p.31.
註7 :John Ankerberg and John Weldon,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Mormonism (Eugene :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1992), p.280.
註8 : Ibid., pp.281-282.
註9 :Jerald and sandra Tanner, Mormonism Shadow or Reality (Sait Lake City : Utah Lighthouse Ministry, 1987). P.72.
註10 :Marvin W Cowan, Mormon Claims Answered (Utah : Marvin Cowan, Revised Edition, 1989). pp.45-49.
註11 :www.mormonchallenge.com / http://sourceflix.com/
註12 :Christianity Today, February 2004, p.19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另類雷鋒
錢志群//
小時候,我是在「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中長大,不知道唱它聽它多少遍,以致這歌的詞和旋律至今仍縈繞不忘。雷鋒 (1940至1962年) 曾經是中國家喻戶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解放士兵,在短暫的22年人生中助人無數。生前他在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因公犧牲後,當時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從此很長一段時期,全國學雷鋒熱潮如火如茶展開。《雷鋒日記》、雷鋒故事、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雷鋒」成了行善的代名詞,只要有人做了好事,就會被人喻做「活雷鋒」。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但是,當金錢成了耗動一切的槓桿,市場規則和道德規範被人自私的本性灼烤,變為見利忘義,見錢眼開,社會散發著銅臭。人在「講崇高太虛,講責任太累」思想影響下,不少人把雷鋒精神等同了「傻子精神」,甚至忘卻,知之者甚少。為人民服務幾乎成了為自己服務。
在美國,我們遇到過很多另類「雷鋒」。特別是我妻獨自帶著女兒在美國求學時,如果不常常遇到這樣的「雷鋒」,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困難。這些「雷鋒」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基督徒。不知有多少次他們去機場接送我的妻女和不斷來探親的我,也常有人開車送她們到商場和學校,教妻子學駕車。在我們拮据的時候,牙醫免費給孩子看牙,音樂教授免費教我女兒樂器。後來,我妻又懷了孩子,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伸過來的友愛之手。很多時候,她們還得到不留名的幫助,打聽到是誰時,他們總說,只要感謝上帝就行了,有機會幫助別人時也去幫助人。那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難以忘懷的紀念。
我信主耶穌後,在聖經中找到了這種愛的答案。原來上帝就是愛,為愛我們差遣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的樣式,擔當了我們的罪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3天從死裡復活,讓我們無望的今生有了永生的盼望。上帝也要求信祂的人們活出愛來,甚至愛那些不可愛的人,以愛勝仇,以善勝惡。主耶穌還教導我們:「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馬太福音六章3-4)
雷鋒的確是好榜樣,自古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很多道德感悟,歷史上自古也有很多道德表率;但似乎在一切向錢看的風氣中,這些都失去了發揚光大的推動力。我們不是不知道善行,不是不知道見死不救;可是本性中的自私自愛,常使我們昧著良心,置道德不顧,甚至置法律不管,如何談愛人行善?而良心的甦醒和約束力從哪裡來?
只能從締造生命的上帝而來。基督徒信仰裡「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3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
愛是基督徒美德的最高表現,是聖靈在他們心裡所結的果子。願更多人來到上帝面前,成為祂的兒女,學效基督耶穌,支取屬天的力量,在有限的人生中多多行善。
小時候,我是在「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中長大,不知道唱它聽它多少遍,以致這歌的詞和旋律至今仍縈繞不忘。雷鋒 (1940至1962年) 曾經是中國家喻戶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解放士兵,在短暫的22年人生中助人無數。生前他在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因公犧牲後,當時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從此很長一段時期,全國學雷鋒熱潮如火如茶展開。《雷鋒日記》、雷鋒故事、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雷鋒」成了行善的代名詞,只要有人做了好事,就會被人喻做「活雷鋒」。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但是,當金錢成了耗動一切的槓桿,市場規則和道德規範被人自私的本性灼烤,變為見利忘義,見錢眼開,社會散發著銅臭。人在「講崇高太虛,講責任太累」思想影響下,不少人把雷鋒精神等同了「傻子精神」,甚至忘卻,知之者甚少。為人民服務幾乎成了為自己服務。
在美國,我們遇到過很多另類「雷鋒」。特別是我妻獨自帶著女兒在美國求學時,如果不常常遇到這樣的「雷鋒」,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困難。這些「雷鋒」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基督徒。不知有多少次他們去機場接送我的妻女和不斷來探親的我,也常有人開車送她們到商場和學校,教妻子學駕車。在我們拮据的時候,牙醫免費給孩子看牙,音樂教授免費教我女兒樂器。後來,我妻又懷了孩子,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伸過來的友愛之手。很多時候,她們還得到不留名的幫助,打聽到是誰時,他們總說,只要感謝上帝就行了,有機會幫助別人時也去幫助人。那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難以忘懷的紀念。
我信主耶穌後,在聖經中找到了這種愛的答案。原來上帝就是愛,為愛我們差遣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的樣式,擔當了我們的罪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3天從死裡復活,讓我們無望的今生有了永生的盼望。上帝也要求信祂的人們活出愛來,甚至愛那些不可愛的人,以愛勝仇,以善勝惡。主耶穌還教導我們:「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馬太福音六章3-4)
雷鋒的確是好榜樣,自古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很多道德感悟,歷史上自古也有很多道德表率;但似乎在一切向錢看的風氣中,這些都失去了發揚光大的推動力。我們不是不知道善行,不是不知道見死不救;可是本性中的自私自愛,常使我們昧著良心,置道德不顧,甚至置法律不管,如何談愛人行善?而良心的甦醒和約束力從哪裡來?
只能從締造生命的上帝而來。基督徒信仰裡「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3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
愛是基督徒美德的最高表現,是聖靈在他們心裡所結的果子。願更多人來到上帝面前,成為祂的兒女,學效基督耶穌,支取屬天的力量,在有限的人生中多多行善。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失去短暫的,得著永遠的
陳維屏
在童年時期,我曾夢想將來做一個偉大的軍人,救國救民;因我深願中國能在世界上成為一個強國。在大學時期,我的思想轉變為致富方面,我的目的是將來成為有錢有地位的人。當我做了基督徒之後,所有的野心全都消滅,惟一志願就是做一個忠心愛上帝的人。
家父聞道
初期西國宣教士來中國時,只局限於南方若干市鎮。早期的英國宣教士介紹醫療,隨街佈道,同時售賣聖經單行本,像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之類。
當時如果看到洋人,穿了他們本國的服裝,步行於北京城中,那是多麼的稀奇!因此他們後面常跟著一大群人,特別是孩童。一天有兩個英國傳教士來到北京花市大街一間頗具規模的商店前,推銷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索價僅兩個銅錢。店東討厭那麼一大群人擠在店門外妨礙生意,勉強買了一套,隨即馬上將書丟到廢紙簍裡。剛好我父親是那裡的店員,在閒時撿起書來看,竟被吸引住了。於是他趕快將其餘4本亦如寶貝似的撿起來仔細閱讀。其他店員將這事報告老板。經過一次警告後,父親並未介意。於是老板大怒,把他解雇,父親因而失業。
他帶著沮喪的心情,漫無目的地徘徊於北京街道上。有一天很巧地來到一間基督教堂,看見裡面有一位好像那兩位賣聖經一樣的洋人,站在講台上講道。父親留心細聽,非常高興,從此每天都去。那段時間,他廢寢忘食的研讀聖經,與那宣教士成了莫逆之交。不久,家父便在北京米市大街東單牌樓倫敦公會禮拜堂受洗。之後開始公開證道。1846年,美國美以美會差派第一位美國宣教士來中國,初抵福州。嗣後另兩位美國宣教士於1869年來到首都北京。他們不懂中國話,對中國情況懵然無知,所以要求倫敦公會借出兩位中國基督徒前去幫助他們。兩位被派去的青年是德瑞和家父陳大鏞。他們後來便是中國北方美以美會最初按立的兩位牧師。
兒子悔改
1876年7月30日,我誕生在這個基督化家庭。雖然幼時即受洗,可是沒有真正認識耶穌基督。那時我國尚無官辦的新式學校,一切新式學校都是教會辦的。學生所用的筆墨紙硯等文具,也都由教會免費供給;甚至還管伙食。學校的建築很好,設備齊全,冬天還有洋式的火爐取暖;雖然如此,學生總共不到70人。那時國人迷信很深,到處有謠傳說:若入教會學校讀書,就會被灌迷魂藥去信耶穌。家父獨排眾議,將我送進教會學校。可是在教會學校讀書,必須參加校中的早晚禮拜,而且又必須練習唱詩、讀聖經、祈禱。當時我覺得,我之所以僅守學校規矩,是因學校教英文、數學和其他科學等課目,而且管吃又免費供給書籍文具,但認為做禮拜、唱詩、禱告是討厭的事;內心總是這樣想:待畢業離校後,我就永遠不再進教堂。
當我在北京匯文大學 (燕京大學前身) 2年級那年,學校請了一位美籍白雅各牧師來講道,他講得十分動聽,同學們都主動出席。有一天,他的講題是「人人都有罪」,他說得甚有說服力。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有罪。講完後,幾位同學上前表示認罪悔改,相信耶穌。我則怕同學嘲笑,不敢出去。忽然聽得白牧師問:「你怕人恥笑嗎?耶穌為你背十字架,當眾受奇恥大辱,祂怕人笑嗎?」這話好像直衝著我說的,嚇了我一跳,覺得這是聖靈感動,於是上前跪下禱告認罪。一心只想著自己的罪,沒想到一跪下便看見耶穌釘十字架的景象逼現眼前。我深深領悟祂是為我的罪受苦受辱,於是誠懇的認罪悔過,直至覺得上帝赦免了我的罪。當我起來要回到座位時,牧師正為他人禱告,看到我急忙站起來拉著我的手說:「恭喜你,看你的臉,就知道你的罪已得赦免。」會後回到宿舍,同室的同學尚未回來,我一個人又跪下禱告,覺得主已聽了我的禱告。打開聖經一看,其中有無窮的意味。從那天起,我就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天天禱告
有一天在操場上體操課時,我和同學發生口角,他罵我信洋教,作了洋奴,當我國和外國打仗時,你就是漢奸賣國賊等難聽的話。我就打了他一拳。他鼻子被打流血。我事後很難過,告訴一個同學我打了人。他問我:「你幾天沒有禱告了?」我說:「打人與禱告有甚麼關係?」他說有關係。我說因早晚用功讀書,至少有3天沒有禱告。他說:「就因你幾天沒有禱告,私慾惡念來時卻勝不過。」於是我們找到被打的同學,3人一同跪下禱告認罪求赦免;流鼻血的同學從那天起也信了耶穌。我信耶穌實在是聖靈的帶領和感動。總之,信主後,每天都讀經,禱告,靠主勝過罪惡,再也不敢犯罪。
扭轉人生方向
距我畢業尚差幾個月時,有一天早禮拜的主講人宣讀詩篇第一三七篇:「他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歌唱;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讀完這篇經文後,他簡略的以耶路撒冷城比作今日的教會,勉人不可忘記教會;將彈琴和唱歌比作寫字畫圖和講英語。簡單幾句,竟使我深受感動,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關鍵。
原來那時,我正在考慮畢業後的出路。父親有個外國朋友,受我國政府聘請,辦理煤礦及修築鐵路,聽見我大學將畢業,就對父親說要聘請我替築鐵路的英國工程師當翻譯,月薪300元大洋 (銀圓)。當時我讀的是文科,所以趕緊埋頭自修了一些鐵路工程方面的科目,滿以為自己能寫能算,英語流利,畢業後專心做鐵路工作,賺大錢做大事,從此一帆風順,前途遠大不可限量。
不料那天早上,上帝藉著那篇詩篇感動我。我想;如果我忘記了上帝的教會,舌頭要貼住上膛,還能說英語嗎?如果右手忘記了技巧,還能寫能算嗎?這篇詩抓住了我!要躲也躲不掉,內心痛苦至極。那位主講人看出我心中的掙扎,會後便邀請我入書房跪下禱告。從那天起,我清楚上帝呼召我終生作傳福音的人。那是1895年。
錢的誘惑
同年6月,我大學畢業,即聘在一個鄉下小教會做試用傳道,月薪大洋4元,折合白銀2兩8錢。兩個月後升為正式傳道,月薪加到大洋5元,折合白銀3兩5錢。兩年後天津一個自立教會 (衛斯理教會) 聘我做牧師,月薪12元,收入較增,又為了教會方便之故,就結了婚。一年之後,北京有一間大教會聘我。北京是當時滿清帝國最繁盛的首都,那教會的禮拜堂可容1,500人,所以我未經考慮,就很高興地應聘了。這個教會對我一生非常有意義,我父親曾在那裡被按立為牧師,也在那裡任牧職;我讀大學時就在那裡做禮拜,我父親被按立20年後,我也在這裡被按立為牧師。我以為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可是我的自我安全感在第一個月底領薪時粉碎了。教會的工友把我的月薪送來,原來是一大包很重的銅錢。那時北京仍用銅錢,以銅錢為兌換的最低單位。
我拿到的薪水是100吊銅錢,看看很多折算起來只有大洋8元半。數月後銅錢下跌,只合大洋7元半。那時我已有了家,且有一個3個月的孩子,靠這微薄的薪水,生活自然不甚充裕;換句話說,去年在天津時,我獨身一人還拿12元月薪,如今在這大城市裡,生活水準高,又需要養活妻兒,拿的薪水倒反而少。我默默無聲地接下這100吊銅錢,不過這件事也驅使我更長地跪在主的面前,跪的時間之久是我前所未有的,也使我更親近主。
兩年半後,一天我的一位同班同學來到北京,當時尚無旅館,我就招待他在牧師館住下。那時他擔任某煤礦鐵路的總翻譯,收入甚豐。住了一兩天和我談話中,才知道我一個月只領到8塊半銀元,而他們300塊銀元,相差懸殊;所以他就對我說:「我們是知心朋友,不必客套。我看你現在生活太苦了,何不到我們公司去當翻譯,每月可拿300塊銀元。中國需要多築鐵路,做鐵路工作就是愛國。目前公司尚缺7、8個翻譯,你馬上跟我去吧!」我雖心動,卻未能即刻答應,就藉詞說必須與內人商量。他臨走時仍口口聲聲關照我,何時決定何時就可以去,連信都不必寫,到了一定有事做。
決志獻身
他走後的那天晚上,我獨自點著煤油燈坐在書房裡,我在禱告中與主商量,我說:「主啊!我是個愛國的人,中國需要開煤礦修鐵路;我離開這個教會後還有別人能負責。」那時妻兒均已入睡,在寂靜的夜間,我在主面前不斷的掙扎。禱告完畢,低聲唱一首詩,再把燈捻亮來讀幾段聖經;這是很熟稔的經文:「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馬太福音六章24) 接著又讀到:「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提摩太後書四章10)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翰一書二章15)
這些經文深深的刺進我心的深處。再默想,又把燈捻暗來禱告,如此一直循環不已。不久我低聲吟哦著一首聖詩:「我曾為你捨棄天家,你捨何物為我?我曾為你受盡苦楚,你受何苦為我?」想起主這樣愛我,心中大受感動。後來又讀到羅馬書八章35-39節:「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饑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刀劍嗎?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由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的。」
讀完這段經文後腦海中旋即浮現起「思念十架」這首聖詩,於是我低聲唱著:「我每仰望十字架,榮耀救主在上捨身;世上所有富貴榮華,今願為主一齊丟盡……假如萬物都歸我手,盡以獻主仍覺可羞;主愛如此長闊高深,當獻我心我命所有。」
唱到這裡,我宛如看見主被釘懸掛十字架上的情景,不禁淚如泉湧,跪下禱告說:「主啊!我就是餓死,赤身露體,也願意為祢傳福音。」起來看錶,已是清晨兩點半鐘。我叫醒了妻子,告訴她我與魔鬼搏鬥的經過。我倆便雙雙一同禱告讚美主的指示。那是我一生難忘的一夜。自那時起,我一生堅守傳福音的崗位。
全家遭害
當時非基督徒稱我們為「吃教」,他們認為信耶穌的人都是為了有飯吃,有衣穿。1900年,發生了義和團拳匪之亂。這次暴亂是由慈禧太后和幾位清廷顯要所策動的,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到處煽動造謠,叫人習拳唸咒,詆毀洋人禍害中國。鄉愚皆信以為真,於是盲目起亂,焚燒教堂,屠殺信徒,無法無天。起初在山東省,逐漸漫延到北京,這時父親在鄉村的禮拜堂擔任牧師。有一天我對父親說:「我可否把妻兒送到鄉下,以免在城裡遭害?」他說:「戰亂時,大城市比較安全。」我答道:「如果是這樣,你為何不把家搬到北京城裡?」父親說:「我的職責在鄉下,特別在動亂之時,我必需與教會的會友在一起。」翌日他便回到他的任所了。
拳匪之亂猶如燎原之火,不久整個中國北部都遭受其害。但父親的見解是絕對正確的,我的小家庭和我個人留在大城市中比較安全,而我父母親、年輕的弟妹留在鄉間,均慘遭殺戮,為主殉道。5年後,在年議會中,我獲准接任我父親生前最後階段所擔任那間教堂的牧職。從村民口中,才知悉家人遭難的詳情。
在慘案發生的前一天,(1900年6月27日),主管縣長告訴父親說,拳匪行動甚為兇暴,他已不能控制,亦無法維護地方秩序;但他特別顧慮到基督徒們的安全,因為他們與洋人有關,所以勸父親設法逃避,以防遭受殺害。就在那天晚上午夜過後,整個大地被黑沉沉的夜幕籠罩著,我家中4人和一位當地基督徒,拋棄一切,離開了家,準備到5、6里遠的一座山林中避難。他們想,那地方較為安全。不幸他們迷失了路,天亮時,他們來到一個小村莊,既疲倦又饑餓,那時正有一位老翁在井旁汲水,他們便走前去討一口水喝。
依慣例,一群年輕拳匪每天清早便到廟裡做晨操。行經井邊,瞥見5位陌生人這麼早在這裡,立刻想到他們必是基督徒無疑,於是異口同聲大喊:「洋鬼子的走狗!」接著他們包圍並強迫這5位基督徒來到佛廟。拳匪逼我父親第一個跪在菩薩前叩拜;但我父親斷然拒絕說:「我做基督徒已經33年了,從未拜過偶像,我現在也絕不拜。」不料這群瘋狂的拳匪氣勢洶洶,激昂野蠻地把這5位無辜的人趕到廣場去,沿途人越集越多,都來看個究竟。待他們舉行了唸咒儀式後,其中一個殘酷的青年人好像被鬼附身似的,手握一柄大刀,猛然一揮,父親立刻身首異處。我10歲的妹妹嚇得邊喊邊跑的投奔到母親的懷抱中,哭泣著說:「媽,我們怎麼辦?」母親環抱著妹妹,安祥地回答:「我們將一齊到天上和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會面!」此時另一拳匪揚起長矛,兇猛的刺在妹妹背上,因為用力過猛,長矛不但慣穿妹妹的胸前,並且刺進母親的前胸。母女2人便悽慘地倒在血泊中。這時,第3個拳匪揮動一柄大刀,把呆立在群眾面前我17歲弟弟的頭砍了下來。接著,同行的那位基督徒,也被第4個拳匪斬頭而死。那是1900年6月28日,我的家人與那位基督徒同時為主殉道。
光陰一代一代過去,然而母親臨終前告訴我妹妹的話,以及家人遇難的情景,卻使我終生難忘。雖然為主殉道,並不徒然,更堅定了我的信心,激勵我更堅貞不渝,畢生見證我父母所信奉的基督。
意外賞賜
光緒26年,8國聯軍攻陷北京,全城遭殃。亂定後,有一天下午,我以牧師的身分,去拜訪教會中的一位執事,發現5、6個人在他家談話,顯然是進行一宗買賣。原來有一塊被燒過的房地產,欲賣6塊銀元,我不願打擾他們,於是便告辭了。我帶著開玩笑的口吻說:「6塊錢倒很便宜,如果沒有人買,我可以買下來。」可是我說過這句話,便忘得一乾二淨。
過了幾天,這房地產的主人來找我。其實我當時不過是開玩笑吧了!我想傳道人何必買不動產,而且聽說那地有問題,更不願買。後來他一再懇求,說他目前陷於非常窘迫之境,刻不容緩的需要錢用,我為了幫助他,而且當時月薪已增至30元,所以就答應他,並講明若契約齊全,當天下午即可成交。
這人走後,我就去見原來想買該地的人。他告訴我許多為何不買的原因。其中有一原因是該地「骯髒」。因這房子在未燒掉前,曾有一女子住在裡面上吊而死。從那時起,誰住在這房子裡,一到夜間,便聽到女鬼哭泣之聲;因此這房子便被燒掉。他勸我不要買那塊地。但地主在那天下午,卻帶了所有契約來找我。我告訴他我已改變主意,不打算買。他幾乎要哭出來。我只好勉強買下,辦好一切手續。真沒想到,像我這樣一個收入微薄的牧師,竟然也有不動產!
兩年後,那地附近漸漸繁榮起來,隔鄰都蓋了大房子。有一天左鄰房主向我商量,要在我土地的一邊准許他建築圍牆。因我無經濟能力加以重建,所以就一口答應了。過了兩年,他又來找我,希望借我的土地蓋房子,約定30年後連同房子一起還給我。這當然很合算,所以我毫無異議地同意了。又過兩年,這位鄰居屢出高價要收買地產權,結果以6,000元成交。真是令人難以相信。因為6年前我只花了6塊銀元買下這塊地;而在1908年售出時,竟獲得一千倍的利潤;啊!主的賞賜超過百倍。我得到這筆錢後,拿一部分到美國深造,把遺款交給妻子。畢業後,即於1915年回國繼續聖工。
在我出國其間,內子購置兩幢房子,生活得很舒適。待我返國後,還繼續收了一段日子房租,貼補家用。後來幾個孩子出國留學,就是用賣不動產的錢。等孩子一個一個都送出去,不動產也賣光,這都是主的恩典。
後來我到了台灣,一天有一位遠親帶了一位太太來看我,她開門見山的說,她丈夫目前潦倒不堪,因她認為只有教會傳道人才能幫助他,所以要求我救濟他一下。我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了她一點。過了些日子她偕丈夫前來向我道謝,一問之下,才發現她的父親原來就是當年勸我去當翻譯的那位同班同學。談話中,知道她父親當時因待遇優厚,揮霍無度,以致家道一落不起。唉,真是主的恩典,叫我這個月薪8元半的人,能救濟一個月薪幾百元者的後代。當時我若知道,即使典當衣服,也要多救濟他多一點。上帝是信實的,主在路加福音應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上帝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
【本文原載《見證集》,劉聖藝主編,中國平信徒傳道會出版,1970年。編者按: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真實歷史見證故事。一個小人物不只是口裡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是活了出來。對那些說「你們基督徒信耶穌,只為得著好處」及「信耶穌一點好處都沒有」的人,作者以他父母,以他年輕弟妹們的性命,和自己的經歷來作答覆。】
在童年時期,我曾夢想將來做一個偉大的軍人,救國救民;因我深願中國能在世界上成為一個強國。在大學時期,我的思想轉變為致富方面,我的目的是將來成為有錢有地位的人。當我做了基督徒之後,所有的野心全都消滅,惟一志願就是做一個忠心愛上帝的人。
家父聞道
初期西國宣教士來中國時,只局限於南方若干市鎮。早期的英國宣教士介紹醫療,隨街佈道,同時售賣聖經單行本,像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之類。
當時如果看到洋人,穿了他們本國的服裝,步行於北京城中,那是多麼的稀奇!因此他們後面常跟著一大群人,特別是孩童。一天有兩個英國傳教士來到北京花市大街一間頗具規模的商店前,推銷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索價僅兩個銅錢。店東討厭那麼一大群人擠在店門外妨礙生意,勉強買了一套,隨即馬上將書丟到廢紙簍裡。剛好我父親是那裡的店員,在閒時撿起書來看,竟被吸引住了。於是他趕快將其餘4本亦如寶貝似的撿起來仔細閱讀。其他店員將這事報告老板。經過一次警告後,父親並未介意。於是老板大怒,把他解雇,父親因而失業。
他帶著沮喪的心情,漫無目的地徘徊於北京街道上。有一天很巧地來到一間基督教堂,看見裡面有一位好像那兩位賣聖經一樣的洋人,站在講台上講道。父親留心細聽,非常高興,從此每天都去。那段時間,他廢寢忘食的研讀聖經,與那宣教士成了莫逆之交。不久,家父便在北京米市大街東單牌樓倫敦公會禮拜堂受洗。之後開始公開證道。1846年,美國美以美會差派第一位美國宣教士來中國,初抵福州。嗣後另兩位美國宣教士於1869年來到首都北京。他們不懂中國話,對中國情況懵然無知,所以要求倫敦公會借出兩位中國基督徒前去幫助他們。兩位被派去的青年是德瑞和家父陳大鏞。他們後來便是中國北方美以美會最初按立的兩位牧師。
兒子悔改
1876年7月30日,我誕生在這個基督化家庭。雖然幼時即受洗,可是沒有真正認識耶穌基督。那時我國尚無官辦的新式學校,一切新式學校都是教會辦的。學生所用的筆墨紙硯等文具,也都由教會免費供給;甚至還管伙食。學校的建築很好,設備齊全,冬天還有洋式的火爐取暖;雖然如此,學生總共不到70人。那時國人迷信很深,到處有謠傳說:若入教會學校讀書,就會被灌迷魂藥去信耶穌。家父獨排眾議,將我送進教會學校。可是在教會學校讀書,必須參加校中的早晚禮拜,而且又必須練習唱詩、讀聖經、祈禱。當時我覺得,我之所以僅守學校規矩,是因學校教英文、數學和其他科學等課目,而且管吃又免費供給書籍文具,但認為做禮拜、唱詩、禱告是討厭的事;內心總是這樣想:待畢業離校後,我就永遠不再進教堂。
當我在北京匯文大學 (燕京大學前身) 2年級那年,學校請了一位美籍白雅各牧師來講道,他講得十分動聽,同學們都主動出席。有一天,他的講題是「人人都有罪」,他說得甚有說服力。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有罪。講完後,幾位同學上前表示認罪悔改,相信耶穌。我則怕同學嘲笑,不敢出去。忽然聽得白牧師問:「你怕人恥笑嗎?耶穌為你背十字架,當眾受奇恥大辱,祂怕人笑嗎?」這話好像直衝著我說的,嚇了我一跳,覺得這是聖靈感動,於是上前跪下禱告認罪。一心只想著自己的罪,沒想到一跪下便看見耶穌釘十字架的景象逼現眼前。我深深領悟祂是為我的罪受苦受辱,於是誠懇的認罪悔過,直至覺得上帝赦免了我的罪。當我起來要回到座位時,牧師正為他人禱告,看到我急忙站起來拉著我的手說:「恭喜你,看你的臉,就知道你的罪已得赦免。」會後回到宿舍,同室的同學尚未回來,我一個人又跪下禱告,覺得主已聽了我的禱告。打開聖經一看,其中有無窮的意味。從那天起,我就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天天禱告
有一天在操場上體操課時,我和同學發生口角,他罵我信洋教,作了洋奴,當我國和外國打仗時,你就是漢奸賣國賊等難聽的話。我就打了他一拳。他鼻子被打流血。我事後很難過,告訴一個同學我打了人。他問我:「你幾天沒有禱告了?」我說:「打人與禱告有甚麼關係?」他說有關係。我說因早晚用功讀書,至少有3天沒有禱告。他說:「就因你幾天沒有禱告,私慾惡念來時卻勝不過。」於是我們找到被打的同學,3人一同跪下禱告認罪求赦免;流鼻血的同學從那天起也信了耶穌。我信耶穌實在是聖靈的帶領和感動。總之,信主後,每天都讀經,禱告,靠主勝過罪惡,再也不敢犯罪。
扭轉人生方向
距我畢業尚差幾個月時,有一天早禮拜的主講人宣讀詩篇第一三七篇:「他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歌唱;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讀完這篇經文後,他簡略的以耶路撒冷城比作今日的教會,勉人不可忘記教會;將彈琴和唱歌比作寫字畫圖和講英語。簡單幾句,竟使我深受感動,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關鍵。
原來那時,我正在考慮畢業後的出路。父親有個外國朋友,受我國政府聘請,辦理煤礦及修築鐵路,聽見我大學將畢業,就對父親說要聘請我替築鐵路的英國工程師當翻譯,月薪300元大洋 (銀圓)。當時我讀的是文科,所以趕緊埋頭自修了一些鐵路工程方面的科目,滿以為自己能寫能算,英語流利,畢業後專心做鐵路工作,賺大錢做大事,從此一帆風順,前途遠大不可限量。
不料那天早上,上帝藉著那篇詩篇感動我。我想;如果我忘記了上帝的教會,舌頭要貼住上膛,還能說英語嗎?如果右手忘記了技巧,還能寫能算嗎?這篇詩抓住了我!要躲也躲不掉,內心痛苦至極。那位主講人看出我心中的掙扎,會後便邀請我入書房跪下禱告。從那天起,我清楚上帝呼召我終生作傳福音的人。那是1895年。
錢的誘惑
同年6月,我大學畢業,即聘在一個鄉下小教會做試用傳道,月薪大洋4元,折合白銀2兩8錢。兩個月後升為正式傳道,月薪加到大洋5元,折合白銀3兩5錢。兩年後天津一個自立教會 (衛斯理教會) 聘我做牧師,月薪12元,收入較增,又為了教會方便之故,就結了婚。一年之後,北京有一間大教會聘我。北京是當時滿清帝國最繁盛的首都,那教會的禮拜堂可容1,500人,所以我未經考慮,就很高興地應聘了。這個教會對我一生非常有意義,我父親曾在那裡被按立為牧師,也在那裡任牧職;我讀大學時就在那裡做禮拜,我父親被按立20年後,我也在這裡被按立為牧師。我以為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可是我的自我安全感在第一個月底領薪時粉碎了。教會的工友把我的月薪送來,原來是一大包很重的銅錢。那時北京仍用銅錢,以銅錢為兌換的最低單位。
我拿到的薪水是100吊銅錢,看看很多折算起來只有大洋8元半。數月後銅錢下跌,只合大洋7元半。那時我已有了家,且有一個3個月的孩子,靠這微薄的薪水,生活自然不甚充裕;換句話說,去年在天津時,我獨身一人還拿12元月薪,如今在這大城市裡,生活水準高,又需要養活妻兒,拿的薪水倒反而少。我默默無聲地接下這100吊銅錢,不過這件事也驅使我更長地跪在主的面前,跪的時間之久是我前所未有的,也使我更親近主。
兩年半後,一天我的一位同班同學來到北京,當時尚無旅館,我就招待他在牧師館住下。那時他擔任某煤礦鐵路的總翻譯,收入甚豐。住了一兩天和我談話中,才知道我一個月只領到8塊半銀元,而他們300塊銀元,相差懸殊;所以他就對我說:「我們是知心朋友,不必客套。我看你現在生活太苦了,何不到我們公司去當翻譯,每月可拿300塊銀元。中國需要多築鐵路,做鐵路工作就是愛國。目前公司尚缺7、8個翻譯,你馬上跟我去吧!」我雖心動,卻未能即刻答應,就藉詞說必須與內人商量。他臨走時仍口口聲聲關照我,何時決定何時就可以去,連信都不必寫,到了一定有事做。
決志獻身
他走後的那天晚上,我獨自點著煤油燈坐在書房裡,我在禱告中與主商量,我說:「主啊!我是個愛國的人,中國需要開煤礦修鐵路;我離開這個教會後還有別人能負責。」那時妻兒均已入睡,在寂靜的夜間,我在主面前不斷的掙扎。禱告完畢,低聲唱一首詩,再把燈捻亮來讀幾段聖經;這是很熟稔的經文:「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馬太福音六章24) 接著又讀到:「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提摩太後書四章10)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翰一書二章15)
這些經文深深的刺進我心的深處。再默想,又把燈捻暗來禱告,如此一直循環不已。不久我低聲吟哦著一首聖詩:「我曾為你捨棄天家,你捨何物為我?我曾為你受盡苦楚,你受何苦為我?」想起主這樣愛我,心中大受感動。後來又讀到羅馬書八章35-39節:「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饑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刀劍嗎?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由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的。」
讀完這段經文後腦海中旋即浮現起「思念十架」這首聖詩,於是我低聲唱著:「我每仰望十字架,榮耀救主在上捨身;世上所有富貴榮華,今願為主一齊丟盡……假如萬物都歸我手,盡以獻主仍覺可羞;主愛如此長闊高深,當獻我心我命所有。」
唱到這裡,我宛如看見主被釘懸掛十字架上的情景,不禁淚如泉湧,跪下禱告說:「主啊!我就是餓死,赤身露體,也願意為祢傳福音。」起來看錶,已是清晨兩點半鐘。我叫醒了妻子,告訴她我與魔鬼搏鬥的經過。我倆便雙雙一同禱告讚美主的指示。那是我一生難忘的一夜。自那時起,我一生堅守傳福音的崗位。
全家遭害
當時非基督徒稱我們為「吃教」,他們認為信耶穌的人都是為了有飯吃,有衣穿。1900年,發生了義和團拳匪之亂。這次暴亂是由慈禧太后和幾位清廷顯要所策動的,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到處煽動造謠,叫人習拳唸咒,詆毀洋人禍害中國。鄉愚皆信以為真,於是盲目起亂,焚燒教堂,屠殺信徒,無法無天。起初在山東省,逐漸漫延到北京,這時父親在鄉村的禮拜堂擔任牧師。有一天我對父親說:「我可否把妻兒送到鄉下,以免在城裡遭害?」他說:「戰亂時,大城市比較安全。」我答道:「如果是這樣,你為何不把家搬到北京城裡?」父親說:「我的職責在鄉下,特別在動亂之時,我必需與教會的會友在一起。」翌日他便回到他的任所了。
拳匪之亂猶如燎原之火,不久整個中國北部都遭受其害。但父親的見解是絕對正確的,我的小家庭和我個人留在大城市中比較安全,而我父母親、年輕的弟妹留在鄉間,均慘遭殺戮,為主殉道。5年後,在年議會中,我獲准接任我父親生前最後階段所擔任那間教堂的牧職。從村民口中,才知悉家人遭難的詳情。
在慘案發生的前一天,(1900年6月27日),主管縣長告訴父親說,拳匪行動甚為兇暴,他已不能控制,亦無法維護地方秩序;但他特別顧慮到基督徒們的安全,因為他們與洋人有關,所以勸父親設法逃避,以防遭受殺害。就在那天晚上午夜過後,整個大地被黑沉沉的夜幕籠罩著,我家中4人和一位當地基督徒,拋棄一切,離開了家,準備到5、6里遠的一座山林中避難。他們想,那地方較為安全。不幸他們迷失了路,天亮時,他們來到一個小村莊,既疲倦又饑餓,那時正有一位老翁在井旁汲水,他們便走前去討一口水喝。
依慣例,一群年輕拳匪每天清早便到廟裡做晨操。行經井邊,瞥見5位陌生人這麼早在這裡,立刻想到他們必是基督徒無疑,於是異口同聲大喊:「洋鬼子的走狗!」接著他們包圍並強迫這5位基督徒來到佛廟。拳匪逼我父親第一個跪在菩薩前叩拜;但我父親斷然拒絕說:「我做基督徒已經33年了,從未拜過偶像,我現在也絕不拜。」不料這群瘋狂的拳匪氣勢洶洶,激昂野蠻地把這5位無辜的人趕到廣場去,沿途人越集越多,都來看個究竟。待他們舉行了唸咒儀式後,其中一個殘酷的青年人好像被鬼附身似的,手握一柄大刀,猛然一揮,父親立刻身首異處。我10歲的妹妹嚇得邊喊邊跑的投奔到母親的懷抱中,哭泣著說:「媽,我們怎麼辦?」母親環抱著妹妹,安祥地回答:「我們將一齊到天上和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會面!」此時另一拳匪揚起長矛,兇猛的刺在妹妹背上,因為用力過猛,長矛不但慣穿妹妹的胸前,並且刺進母親的前胸。母女2人便悽慘地倒在血泊中。這時,第3個拳匪揮動一柄大刀,把呆立在群眾面前我17歲弟弟的頭砍了下來。接著,同行的那位基督徒,也被第4個拳匪斬頭而死。那是1900年6月28日,我的家人與那位基督徒同時為主殉道。
光陰一代一代過去,然而母親臨終前告訴我妹妹的話,以及家人遇難的情景,卻使我終生難忘。雖然為主殉道,並不徒然,更堅定了我的信心,激勵我更堅貞不渝,畢生見證我父母所信奉的基督。
意外賞賜
光緒26年,8國聯軍攻陷北京,全城遭殃。亂定後,有一天下午,我以牧師的身分,去拜訪教會中的一位執事,發現5、6個人在他家談話,顯然是進行一宗買賣。原來有一塊被燒過的房地產,欲賣6塊銀元,我不願打擾他們,於是便告辭了。我帶著開玩笑的口吻說:「6塊錢倒很便宜,如果沒有人買,我可以買下來。」可是我說過這句話,便忘得一乾二淨。
過了幾天,這房地產的主人來找我。其實我當時不過是開玩笑吧了!我想傳道人何必買不動產,而且聽說那地有問題,更不願買。後來他一再懇求,說他目前陷於非常窘迫之境,刻不容緩的需要錢用,我為了幫助他,而且當時月薪已增至30元,所以就答應他,並講明若契約齊全,當天下午即可成交。
這人走後,我就去見原來想買該地的人。他告訴我許多為何不買的原因。其中有一原因是該地「骯髒」。因這房子在未燒掉前,曾有一女子住在裡面上吊而死。從那時起,誰住在這房子裡,一到夜間,便聽到女鬼哭泣之聲;因此這房子便被燒掉。他勸我不要買那塊地。但地主在那天下午,卻帶了所有契約來找我。我告訴他我已改變主意,不打算買。他幾乎要哭出來。我只好勉強買下,辦好一切手續。真沒想到,像我這樣一個收入微薄的牧師,竟然也有不動產!
兩年後,那地附近漸漸繁榮起來,隔鄰都蓋了大房子。有一天左鄰房主向我商量,要在我土地的一邊准許他建築圍牆。因我無經濟能力加以重建,所以就一口答應了。過了兩年,他又來找我,希望借我的土地蓋房子,約定30年後連同房子一起還給我。這當然很合算,所以我毫無異議地同意了。又過兩年,這位鄰居屢出高價要收買地產權,結果以6,000元成交。真是令人難以相信。因為6年前我只花了6塊銀元買下這塊地;而在1908年售出時,竟獲得一千倍的利潤;啊!主的賞賜超過百倍。我得到這筆錢後,拿一部分到美國深造,把遺款交給妻子。畢業後,即於1915年回國繼續聖工。
在我出國其間,內子購置兩幢房子,生活得很舒適。待我返國後,還繼續收了一段日子房租,貼補家用。後來幾個孩子出國留學,就是用賣不動產的錢。等孩子一個一個都送出去,不動產也賣光,這都是主的恩典。
後來我到了台灣,一天有一位遠親帶了一位太太來看我,她開門見山的說,她丈夫目前潦倒不堪,因她認為只有教會傳道人才能幫助他,所以要求我救濟他一下。我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了她一點。過了些日子她偕丈夫前來向我道謝,一問之下,才發現她的父親原來就是當年勸我去當翻譯的那位同班同學。談話中,知道她父親當時因待遇優厚,揮霍無度,以致家道一落不起。唉,真是主的恩典,叫我這個月薪8元半的人,能救濟一個月薪幾百元者的後代。當時我若知道,即使典當衣服,也要多救濟他多一點。上帝是信實的,主在路加福音應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上帝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
【本文原載《見證集》,劉聖藝主編,中國平信徒傳道會出版,1970年。編者按: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真實歷史見證故事。一個小人物不只是口裡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是活了出來。對那些說「你們基督徒信耶穌,只為得著好處」及「信耶穌一點好處都沒有」的人,作者以他父母,以他年輕弟妹們的性命,和自己的經歷來作答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