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算算兩地分居的成本費
錢志群弟兄
有經濟學家說過,這世上沒有無成本的事。看上去不屬於經濟行為的夫妻兩地分居也不例外,不僅有成本,而且還是兩筆:一筆是經濟帳,一筆是感情帳。
不久前,一位與丈夫兩地分居十四年的女士,在博客中把多年來因分居所花的「冤枉錢」算出一個70萬的大數,嚇網友一跳。並不是每個分居兩地的夫妻都會一年平均多花五萬多,但不管怎麼算計,都免不了重複的住房、水電、上網費、兩地往返費;甚至有一方還得另加一筆請人照顧孩子、料理家務的開支。所以,如果拋開事業發展等因素,純從理財的角度考量,選擇兩地分居實在需要慎之又慎。
另一筆感情帳更是微妙複雜,很難用數字來表達。感情就如雨霧陰晴,夫妻天隔一方,雖然少了鍋碗瓢盆的生活雜音,但總是要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難處和困惑。日久天長,身心疲憊,電話聯繫加上網上聊天,對實際生活都如同隔靴搔癢。因為婚姻還包括精神、感情、生活與身體上的全面獨特關係。短暫的分居還有一些新鮮感和距離美;但分居畢竟是感情帳上的單純支出,等到感情老本消耗所剩無幾,甚至透支時,就會漸生縫隙。人的慾望是不會止息的,在互無約束下,面對異性的誘惑,愛情之花就會枯萎,分居等於給魔鬼留了個餘地。
有些人不算經濟帳也罷了,偏偏又把感情帳弄得一塌糊塗。不提國內很多因為分居而演變成分手的夫妻們,單說網絡上時常提起的那些飄洋過海,在國外闖蕩的家庭「先鋒者」們,撇下妻子和孩子,一開始的願望都很感人,要為家庭的未來開創出一番新天地。可是不久就發現,國外並不是滿地黃金,新鮮感和打拼熱情沒持續多久,就越來越體驗到語言的局限、文化的差異、奮鬥的艱苦、移民的無期、離鄉的寂寞等等。心理上的落差使得這些臨時單身客變得更為「實際」,找個同病相憐的「臨時夫妻」。他們之間並沒有感情基礎,常常只有一個「君子協議」:各人的另一半來此團聚,就各回各位。
可事情並不那麼簡單。人的感情怎會受一紙協約的限制?「臨時夫妻」間也會迸發真情,不管一方有意,一方無心,或是雙方都有意,都會引發諸多社會問題。中國大陸專家說,婚姻的最大敵人就是顛沛流離。過去因為戰亂、饑餓造成夫妻分離,最後勞燕分飛的悲劇不知凡幾;現代社會卻因人口流離中出現大量「牛郎織女」,造成的離婚率不斷高揚。有記者從中國有關法院和婚姻登記部門獲悉,約有四分之一是因兩地分居而導致離婚的。分居兩地,絕對是婚姻的一個嚴酷考驗。
婚姻本是上帝所賜的美妙恩物。祂造出男人,又用他的肋骨造出女人,使夫妻有骨肉之親,所以婚姻是神聖的。男女都進入婚姻,都是上帝無形之手所配合的,情感不可兒戲。聖經在這方面有很多教導,諸如「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開。」(馬太福音十九章6);「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幢有不可污穢。」(希伯來書十三章4) 等等。夫妻分開最好先算算成本帳,除了算經濟上的得失之外,更主要是看對這個家是真有利還是假有利?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要看看夫妻情感基礎的鞏固程度,對外在誘惑的警覺程度,分開時間與距離的長短遠近。在這世上,我們做不到最好,但可以做到更好。我們不妨謙卑下來,積極認識上帝,讓聖靈在你心中的感動,來幫你看重婚姻和家庭。即使迫不得已要短暫分居時,也要時刻倚靠聖靈,順服聖靈的提醒和責備,遠離誘惑。上帝既然是生命和婚姻的原創者,我們何不全心仰望祂?!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牢記「適度」
錢志群弟兄
2011年5、6月間,中國的萬昌科技董事長高慶昌、珠光集團董事長盧立強、內蒙惠龍集團董事長金利斌,這三位身家過億的中國企業家,相繼以跳樓、跳水和自焚的方式結束了自己事業正值顛峰時的生命。讓人不禁思想錢非但幫不了他們的人生,為何反倒將他們帶到了生命的末路?更遺憾的是,他們並不是企業家群體中的個案。據統計,中國近30年來有1200多名企業家自殺,他們在商場上的經歷,已打造他們成為企業王國中的貴族;但卻在物質極度富足之際,選擇以極端的方式告別世界,特別讓那些遂富的貧窮者們無法理解。
人生中,與錢相關的事業和生活的節奏,會在慣性中越來越快,很多人在錢的驅使下,無畏、無奈,甚至無知地往前衝,任何賺錢的機會都不放過。不少成功的企業家為此盲目擴充規模,無限延伸產業,大量融資借貸,從而背負了沉重的投資包袱和管理壓力。他們不得不將大量時間耗在業務、會議、交際、應酬、差旅上,常把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忽視了家庭和事業的平衡點。爭強好勝,神經緊繃;不允許自己軟弱,也不願讓人看到內心的軟弱。在諸多光環掩飾下,他們的心理漸漸地病了,身體也在超負荷中運轉,疲勞而「快樂」著。
其實,這種身心上的過度疲乏何只是這些企業家們?在如今中國浮躁的社會風氣下,似乎眾人都有這樣的通病。在對財富的追逐上,人的心態總是「不夠,不夠,還不夠!」豪宅、汽車以及品味生活,化成多彩的肥皂泡,飄浮在人們的眼前,誘惑著他們不停地追逐。從徒步到自行車,再到摩托車,轎車,名車,何時才是享受的盡頭?從茅草房到筒子樓,到小套房,大套房,別墅,豪宅,何時能安居樂業?從辦事員到股長,到科長,廳長,省長,何時夢想有醒時?「過度」漸漸成為都市的生活慣性,粉碎了祖輩在生活中代代相傳的平淡。
過度是一種從眾的盲目攀比,是一種生活和心理上的長期透支,歸根到底是一種人心貪慾的無限填充。這種過度只能招損人生。因為「貪財是萬惡之根」(提摩太前書六章10),「有貪心,就與拜偶像的一樣」(以弗所書五章5)。有哲人說過:「貪婪如喝海水,越喝越渴,越喝越渴,以至於死。」所以,聖經警醒人們要「節制」;換句話說,要知足:「有喝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六章8),「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六章6),「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希伯來書十三章5)。
上帝不光如此教導我們,祂的獨生子主耶穌基督更是活生生地給我們示範。祂在世33年多,窮得沒有枕頭的地方。是不是祂無力致富?祂既創造萬物,生財之道又誰人能比?如祂既不接受撒但萬國榮華的引誘,也無索取病得醫、鬼被趕者的報酬金,更沒有用五餅二魚餵飽眾人那樣的方式,把兩個小錢變成大堆財寶。如果沒有這份生活上知足的心,祂如何能按父神的時間表成就降世的使命?歇歇腳是為了走更遠的路,關鍵是要節制慾望,掌握適度。主耶穌的門徒保羅曾自豪地告訴人們:「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參腓立比書四章12) 這訣竅就是:「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13節) 加給他力量的,正是我們的主耶穌。
短暫的今生裡,不要總是把自己折騰得要發瘋。生命的意義其實在主耶穌那裡,生活的方法也在祂那裡。願我們能誠懇謙卑地來到主面前,拿到祂賜給的永生鑰匙,換一種今生的活法,知足適度地過一種真實、喜樂的生活。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我哭了兩年
梁蒙恩
小時我就讀教會學校,要上聖經課,聽過主耶穌的事蹟。有一次,老師問我們:「誰要相信耶穌?」我回家問媽媽,她說:「我們是拜神的,不信耶穌!」
爸爸常說:「世界上沒有上帝,如果有,你叫祂出來,讓我看見祂,我就相信。」這句話從小深印我心。
沒有家庭溫暖
我十六歲出來做事,碰到很多人事問題,工作也不盡如意。父母常常爭吵,我們家無寧日,我和弟妹的感情也不怎麼好,感覺很孤單。年輕時,我常做錯事,不知甚麼是對,甚麼是錯,曾走迷路。就這樣,我跌跌撞撞的做人,碰過不少釘子,吃過不少苦頭直到21歲那年,認識了我的丈夫,彼此相愛,組織了家庭,才知道甚麼是愛。
不認識創造主
記憶中,我好像從沒想過上帝是否存在,一切都靠自己。如果沒有一分耕耘,便沒有一分的收穫。每件事都有根據,不能輕信人言,這是我做人的原則。我一直覺得,基督教教人向善,教會就像慈善機構一般,幫助有需要或心智未成熟的人,教他們學習做人的道理。我以為我已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不必去教會學習。我總認為人生的道理不外乎不要害人,要幫助人,並愛護自己的家人,就是這些而已。
移民美國
四年半前,我和丈夫移民美國,女兒因求學比我們先到,她跟姑姐同住。我和丈夫一直都沒有宗教信仰,女兒從小便跟我妹妹去教會,很早就信了主耶穌。而我從沒見過上帝,不感覺有上帝,如何相信?剛來美時,也曾跟女兒去教會,但因為我們從香港來,牧師講普通話,加上英文翻譯,一句中一句英,很不習慣,也沒有共鳴,後來就不去了。
學髮型設計
最近兩年,我心裡常覺得很不舒服,無緣無故會哭起來,很不開心。我想,是否我自幼缺乏母愛?在美國學髮型時,遇到一位外籍老師,一次她在班裡哭泣 (她叔叔那天早上去世了),而我又知道她沒有兒女,她跟我媽媽的年紀差不多,於是就不期然地把她當成了母親般看待。她很溫柔善良,我很喜歡她,她也很喜歡我。我幾乎每天都想著她,渴望畢業後保持友誼。
可我畢業後一個月,收到她的信,內容大概是,她從來公私分明,學校規定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可存有任何友誼關係,或學校以外的聯絡;如果違反,她便會失去工作。她把我送給她的生日禮物隨信一起寄還。我感到很傷心,從那時起,每天都哭泣。駕車一想起她,也會哭個不停。雖然我常對自己說,我有美滿的家庭、有愛我的丈夫、乖巧的女兒……,但我為甚麼哭泣呢?最初以為,過一段時間便沒事了;可是事情不是這樣,我感到很無助,好像失去一個親人一樣。
同情媽媽
我母親也很可憐,十一歲時外婆把她從中國帶到香港,讓她獨自跟著阿姨過活,外婆自己回到中國。母親從小要照顧自己,十一歲便做童工,她也沒嘗過母愛,不懂得怎樣愛她的孩子。
尋找幫助
自從我收到老師退回來的禮物,一直無法控制情緒;但又怕丈夫和女兒知道擔心,不知如何是好。那時我開始想:「世界上是不是有上帝?如果有會幫助我嗎?我真的好傷心!上帝啊!可否幫助我消除心裡的難過,醫治我心靈的痛楚?」
開始去教會
我是髮型師,顧客中有幾個是基督徒,他們常邀請我去教會,每次我都拒絕;因我明白教會不是社交場所,是叫人信耶穌的地方。我心裡掙扎很久,怕自己沒耐心聽福音,也不會真相信上帝。有一個星期六晚上,一個客人邀請我去教會,還說她開車來接我,我不好推辭,便答應了她。
教會的聚會分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三種語言。我參加廣東話聚會,第一次覺得牧師講得很有道理,我也聽得很入神。第二個禮拜日,我又去了教會,這次買了一本聖經,回家讀,竟然很著迷,不知看了多久。我從聖經得知,上帝創造了天地萬物主耶穌基督降世,行了好多神蹟,祂為拯救世人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只要我們認罪悔改,便能得救。這時,我很希望上帝赦免我的罪,我能成為祂的兒女。
閱讀聖經得以醫治
很奇妙,自從我開始讀聖經後,再沒哭泣了!好像上帝給了我一顆「良藥」,醫好了我內心的悲痛。差不多兩年了,我沒有一天不哭;看聖經以後,居然不再哭泣,真是神奇!我又想,會不會是巧合?因為我看聖經,被聖經的道理吸引,就忘了我的傷心事;但我知道不是這樣,因為看完聖經後,我實實在在心裡有平安,我感到上帝讓我認識祂,並且醫好我內心的傷痛。我經歷上帝的存在,心裡很高興。有一天,牧師來家訪,我把這事情告訴他,他告訴我,這不是巧合,是上帝在我心裡作工,賜我平安。
全心全意信主
頑固的我終於遇到了上帝,經歷祂的醫治和恩典。我感謝主耶穌!過去46年來,我真錯信了自己,以為甚麼事情都可以靠自己;其實,人很渺小,很多事情、感情,我們都無法掌握和解決。如果我從未親身體會過主對我心靈上的醫治,恐怕到現在我還未真正的認識祂,這樣我便失去做祂兒女的福份。
信耶穌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現在我常依靠主,親近主,聽從祂的話,做一個天父喜悅的女兒。更高興的是,我丈夫也相信了主耶穌,他也經常讀聖經和禱告,我們已變成基督徒的家庭,每星期日都一起去教會。
我很希望讀者也抽時間去教會,閱讀聖經。聖經是上帝的默示,「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日本地震 海嘯後的深思
楊光甫 //
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宮城縣東100多公里海底的九級地震,是日本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之一,其引發的海嘯以十公尺高的巨浪襲擊日本整個東北海岸線,地面公路中斷,六座核電廠受損,財物損失至少高達100億美元以上,可說是百年的浩劫。在面對如此大災難時,我們不由得思想幾個在順境安逸時不會考慮的問題。首先的認知是:人實在渺小。平時在忙碌的生活中,,在學業、事業的成就中,我們的世界往往都以自我為中心,深以自己的事為榮,甚至認為自己是生命的舵手,可以掌握人生的未來。然而,這次的大地震、大海嘯,震醒了人們的幻覺,使我們知道人不過是塵土,就如聖經所說:「你們原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四章14)
其次的認知是:世界的末日已越來越近了。這並不是要故作危言聳聽;而是因為耶穌基督曾啟示說:「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 (大) 災難的起頭。」(馬太福音廿四章7-8) 地震的確是一個很顯著的跡象,根據世界年鑑資料,十八世紀全世界的大地震共有五次,十九世紀則有九次,二十世紀七級以上的的大地震則超過五十次;而現今廿一世紀,不過短短幾年,已經有 (印尼) 數次、印度、伊朗、智利、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國 (數次)、海地、紐西蘭和日本各地的大地震。聖經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因著世人的犯罪遠離了真神上帝,伏在咒詛之下;而死亡和天災都是咒詛的記號,使世人在苦難中思想,或許轉而尋求上帝的安慰和恩典。
最後的認知是:我們人人都當悔改認罪,信靠耶穌基督的救恩。此次大地震、大海嘯發生在日本,並不是日本人比住在美國、中國的人的罪惡更重,或是說因地震或海嘯死亡的人比當地存活的人更為有罪,所以遭受天譴;而是耶穌基督明明的教導我們:「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加福音十三章4-5) 所以,當我們看到日本災民受苦時,理當伸手援助,為他們禱告;同時也當謙卑來到耶穌基督面前,尋求祂那永不動搖的平安和救恩。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饒恕何其難
錢志群
西安的大三學生藥家鑫,在某個深夜,架車撞人後又將傷者刺死,八個月後執行死刑,這件事被中國網民炒得沸沸揚揚,無人不知。其實,一時喪心病狂的藥家鑫也不是沒有一點可饒恕之處,他殺人後第三天主動自首,並有真誠的悔恨,只是受害者家屬在情感上無法預留一個讓他悔過自新的機會。他們打出了「嚴懲兇手!還我張妙 (受害者)!」的條幅,喊出了「不要賠償,只要藥家鑫死」的誓言。據法律專家分析,如果藥的自首和悔過,及藥家的賠償和道歉,能讓受害者家屬有一點諒解的話,司法過程就會有一些量刑考慮,會在「死刑立刻執行」和「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之間有個選擇。因為法律的著眼點是正義,不是復仇。但饒恕的權利屬於受害者,畢竟殺人償命、報仇雪恨的觀念已深入人性。對此有些遺憾外,誰又能指責受害者呢?
可這個事件一發生,即有人無根據地將藥家鑫冠之以「官二代」、「軍二代」和「富二代」,點燃了一些人本來就對官商後代不滿的情緒,讓普通的一個刑事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甚至綑綁了重要媒介和知名人士。有位教育家剖析:藥家鑫的「鑫」字由三個「金」組成,表示父母愛財,是金錢綁架了教育。一位有名氣的教授居然說,從藥家鑫小時候的照片上就看出一張殺人犯的臉。信息煕攘的年代裡,聲高得助。越來越多戲劇性元素,讓更多圍觀者擁入,網民們心底的怒氣一次次被挑起,藥家鑫被斥為「藥八刀」、「藥渣」。最終,藥家鑫被執行死刑,受害者和網民的恨才告一段落。
藥家鑫沒有得到意外的饒恕,他的父母也未得到多少寬容,與受害者比,他們除了有不同方式的喪親之痛外,更多了一份煎熬。兒子殺人的恥辱感和對全民義憤的恐慌,仍死死纏著這對夫妻。上街,被人指指點點。去交管局給兒子的「肇事車輛」過戶,很多人跑過來掏出手機一陣狂拍。老家也回不去了,因為網上瘋傳他是有錢的大官,農村的鄉親們便問他借錢,可如今家中已捉襟見肘。他們像繭一樣把自己困在家裡,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似乎要為兒子的孽行承受還不完的債。
似乎已沒人記得1991年發生在美國的盧剛槍殺案,曾是北京大學物理系高材生盧剛,舉槍殺害了學校的校領導、教授和同學五人後自殺身亡。
事件震驚世人,可是被害的副校長安妮 . 柯萊瑞的家人,在悲痛中倒過來給遠在中國的盧剛家人致信表達寬恕、同情和安慰,帶來意想不到的震撼。信中寫道:「當我們在悲痛和回憶中相聚一起時,也想到你們一家人,並為你們祈禱。因你們也必定十分悲痛和震驚的。」安妮的三兄弟還希望這封信能被翻譯成中文,附在盧剛的骨灰盒上。他們擔心盧剛的家人因此而受到歧視,也擔心盧剛的父母在接到兒子骨灰時會過度悲傷。因此唯願這信中的愛能安慰他們心中的傷痛。這有悖於人之常理的高尚作為,誰能解釋呢?這種至純之愛不會無緣無故,而是來自於他們對上帝的真誠信仰。因為在上帝那裡,「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計算人的惡,凡事包容。」(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7) 上帝的兒子主耶穌道成肉身成為人,目的就是為了拯救悖逆上帝的人類。在被罪人們釘在十字架上時,祂在痛苦中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父啊!饒恕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廿三章34) 祂用鮮血給我們樹立了寬恕的榜樣,也希望我們能學祂的樣式:「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六章14-15),饒恕是何等寶貴!可是憑人的愛心,饒恕又何其難?如果我們願意來到上帝面前,或許也能像柯萊瑞家人那樣,從上帝那裡支取一份屬天的力量,去愛,去饒恕。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從愛因斯坦看基督教信仰
伍煒國博士
愛因斯坦是廿世紀的科學泰斗,又是一個多采多姿的人物。直到今天,他的思想仍是物理界某些新領域的先驅。例如,在2011年10月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暗能量」(dark energy) 的發現,與90年前愛因斯坦承認所犯的「大錯誤」(big blunder) 居然關係密切;而這所謂「大錯誤」,現在已經被證明是先見之明。令人驚訝的是,他的相對論還有助我們對聖經中所描述宇宙的形成,有突破性的理解。
六日創造論
根據二十世紀天文學、物理學和地質學的理論和觀測,地球和宇宙年齡動輒都是以數十億年計算,這對基督徒造成很大的沖擊。因將聖經中的年日計算一下,從創世到今天,大約不出一萬年。一萬與數十億,怎可能差異如此巨大?因此有人以為,要嘛聖經不對;要嘛《創世記》只是神話而已。又因此,有神學家主張,《創世記》第一章中所說的六日創造,不能解釋為一日24小時。六日應該是六個時代,畢竟上帝看千年為一日。但是,又有人主張,一日就是一日,按字面解釋,一日是24小時 (註1) 。
我的看法是,兩種說法可以並存,並不彼此抵觸。這就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的一個要點。周方黎先生曾在 (註2) 提到這點。我願意在這裡再加以補充解釋。相對論指出,當兩個人從不同座標系統 (frame of reference) 觀察時,他們的時鐘會有所差異。愛因斯坦以兩人為為例,當中一人坐在行駛的火車中,另一人站在月台上,這兩個人所觀察到的時間並不一樣。問題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手錶上的時間一點都沒有差異。為甚麼?因為火車行駛的速度不夠快。如果火車接近光速 (每小時6億6千960萬哩),就可以看到時間上顯著的差別。不過目前連上海的磁浮車還遠遠不及光的速度。
太空科學家卡萊 (Carlos Calle) 在其著作《簡易愛因斯坦》(Einstein for Dummies) (註3) 一書中,提到他曾做過一個關於未來太空旅行的假想演習,想像一艘特別高速的太空船,朝著光速加快航行。計算結果,印證了「相對論」所說的,兩個時鐘所標示的時間出現極大的差異。
例一:在飛往銀河系中心的旅程中,太空人時鐘 (日曆) 上所顯示的,是過了20年;但是,在地球上時鐘 (日曆) ,則已經過了三萬年。
例二:前往仙女座星系的旅程,太空人的時鐘和日曆顯示,需時28年;但是在地球,則已經是兩百萬年。上述計算,僅是以加速1g為例 (g是地球的心吸力引起的加速單位)。如果牽涉到更繁複的加速結構,一天相等於數十億年絕對不足奇怪。
上帝和人,當然是從不同的座標系統來看時間。我們不妨想像,上帝坐的是一艘高速太空船,人是站在地球上。所以「上帝看一日如千年」,從現代科學來看,是可以解釋的。至於《創世記》第一章中所說的一「日」,究竟是24小時的一天,抑或一個悠長的時代,從相對論的科學來看,並不矛盾,沒有衝突。
耶穌是唯一救法
第二個我們要談到的真理是,主耶穌說,祂是唯一通往天父上帝那裡的道路。使徒們見證,除耶穌以外,別無救法。但是,中國人常問:「那麼孔子和老子都沒聽過福音,沒信耶穌。他們能得救嗎?如果不得救,上帝是不是不公平?」叫人驚訝的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Theory of General Relativity),居然有助我們稍微多一點理解這個道理。首先,我必須強調,我並不知道孔子等人是否得救;但可以肯定的是,聖經舊約的摩西、雅各等人都是得救的。那我們怎麼解釋主耶穌所說:「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愛因斯坦相對論對於時空的解釋,有助解放人類思維所造成的困局。最常用的例子是蹦床。(註4) 我們首先想像,時空 (space-time) 好像一個蹦床,或一匹布;而一個物體,或一宗事件,在時空 (蹦床或布匹) 中,就像凹下去的一點,形成幾何變形 (geometrical warp)。那麼,好像太陽那樣的龐然巨大的物體,在時空中所造成的幾何變形,就極為巨大。當然,上面的插圖和解釋並不完善,因為時空、物體、事件,都是四度空間的,不容易解釋。在數學上,我們稱之為黎曼幾何學 (Riemannian geometry,黎曼是德國基督徒數學家,發現嶄新的微分幾何,後來成了愛因斯坦時空幾何的基礎)。現在,我們從這新的角度來看主耶穌的代死和救贖。
首先,我們在四維的時空中畫個標誌,代表主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事件。我們先注意到的,是十字架的果效超越空間 (space)。就是不論住在地球上哪一個角落裡的人,都能蒙主耶穌的寶血救贖。耶穌的寶血並不侷限於耶路撒冷。關於這點,所有基督徒都能接受和明白。現在再談時間。在四維時空 (想像時空像一匹布),時間和空間扮演著相同的角色。因此,十字架的果效也超越時間,這樣一來,就沒有所謂「之前」或「之後」之別了。原來,過去我們對時間有「之前」、「之後」的觀念,是老式的直線思維。
回到我們平日對於時間的觀念,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以前,就已經有人得救,可以上天堂;但是他們之所以得救,不是因為他們夠良善,不是他們有足夠好行為;而是因為主耶穌基督代死贖罪的事實超越了時空。換句話說,主耶穌也是為他們而死。他們也是靠主耶穌得救,並不例外。至於那些人會得救,又以甚麼做為得救的標準,並不是本文要討論的範圍 (羅馬書第二章稍為談到這方面的真理)。我要說的重點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助解放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理解類似表面上矛盾的聖經真理。
暗能量
愛因斯坦的張量場方程式 (tensor field equation) 和推論時空幾何 (corollary space-time geometry),在數學物理的領域裡,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註5)。當中的深度和遠見超出我們的理解能力。有趣的是,當他寫完這個程式後,卻加上了宇宙常數 (cosmological constant)。原因是,在二十世紀初期,天文學所觀察到的宇宙是穩恆態的,因為當時所觀察的視野只限於銀河系以內。但是,愛因斯坦卻有如神助,寫下他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式。後來他發現,他這個方程式所揭示的宇宙不是穩恆態的,而是在膨脹或收縮之中。他覺得不對,於是便添上宇宙常數,使宇宙保持穩恆態,既不膨脹,也不收縮。當時一位比利時神父,天文學家勒梅特 (G. Lemaitre),也正在研究宇宙的模式,得出宇宙膨脹的概念。他給愛因斯坦示範,建議愛因斯坦把膨脹因素加進宇宙學模式中。後來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 (Eddington) 也遙向呼應,支持勒梅特的見解。但在物理上卻有所不足,因此沒有採納兩人的意見,仍然把宇宙常數加上去。
可是過了不久,仍是廿世紀,從廿年代末到卅年代初,另一位天文學家哈勃 (E. Hubble),觀察到各天河系彼此飄離的事實,由此推斷到宇宙膨脹的理論,支持了勒梅特和愛丁頓的說法。愛因斯坦因此為他的「人為常數」深表遺憾,承認自己犯了大錯,後來,這個錯誤被物理界稱為愛因斯坦「最大的錯誤」(greatest blunder)。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由兩位名教授斯慕特 (G. Smoot) 和格石內爾 (R. Kirshner) 做了詳細解釋 (註6.7)。愛因斯坦於1955年逝世,當時,他的常數仍被視為錯誤的。
沒想到到了廿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美國太空總暑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觀察到一些極遙遠的超級新星 (Supernova),使人類看到遙遠的天河不斷的各自加速飛離。這種巨大規模的加速膨脹現象,導致宇宙有一種神秘的「暗能量」的假設。這個「暗能量」,竟然與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不謀而合。
2007年諾貝爾基金會紀念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得獎50週年,在被諮詢近50年的科學發展,談到「暗能量」的發現時,李政道答:「現在我們所瞭解的宇宙大約僅是其5%而已,而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可為我們打開另外95%的大門 (註8)。」另一位諾貝爾得獎科學家溫伯格 (S. Weinberg) 也說:「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可能是最新超弦理論 (Superstring Theory) 所必經的考驗 (註9)。」
「暗能量」的發現,揭示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的確確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叫人想起上帝的永能:「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可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一章20) 縱然無神論者拒絕一切證據,仍然並不能證實宇宙是由胡亂碰撞而產生的。(註10)
如見上帝
最後,要和讀者分享另一項愛因斯坦相對論所帶來的重大發現。1992年4月24日,對太空科學而言是一個最值得紀念的日子。(註11) 所有主要新聞機構,如《紐約時報》、《倫敦時報》等,都以大標題報導,由美國太空科學隊從宇宙背景探測衛星所發生的數據,直接觀測和確認宇宙大爆炸的情景 (Big Bang event)。霍金 (S. Hawking) 將這稱為「世紀性的發現」。天文學家瑞納 (M. Turner) 說,他們發現了宇宙論的「聖杯」。天文物理學家柏瑞德治 (G. Burbridge) 則抱怨科學界同業這麼快就加盟「大爆炸第一基督教會」。宇宙背景探測衛星隊的首席科學家斯慕特,對記者提到他當時的反應和感覺,說:「我們發現的是宇宙誕生的證據,就好像看到了上帝。」請留意,他並沒有大言不慚,說爬上了巴別塔的頂峰。2006年,他和衛星計劃主管馬瑟 (J. Mather) 一同分享諾貝爾物理獎的殊榮。(註12)
本文註釋:
1. Ross, Hugh and Kathy Ross,“Genesis One,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Reasons To Believe, Inc. Glendora, CA . (2006)
2.周方黎,中信期刊 590期“科學和信仰有什麽關係”(2011)
3. Calle, Carlos, “Einstein for Dummies”, Wiley Publishing, Hoboken, NJ (2005)
4. NOVA Science online, “Einstein’s Big Idea”,http://www.pbs.org/wgbh/nova/einstein/
5. Weisstein, Eric W. “Einstein Field Equations.” From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http:/ /mathworld.wolfram.com/EinsteinFieldEquations.html
6. Lecture Notes by Professor George Smoot, http://aether.lbl.gov/www/classes/p139/homework/homework.html
7. Kirschner, R. April 2007 Lecture at the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Univ. of California. http://online.itp.ucsb.edu/plecture /kirshner2/
8. Lee, TD. Interview by Nobel Foundation at the Golden Anniversary of his Award, http://nobelprize.org/mediaplayer/index.php?id=986
9. Weinberg, S. in “Elegant Universe” by Brian Greene, see section on “Viewpoints on String Theory”,http://www.pbs.org/wgbh/nova/elegant/
10. Goldsmith, D. Einstein’s “greatest blunde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1997 ). See also Wikipedia summary on the entry of “George-Henri Lematre”
11. Ross, Hugh,“The Creator and The Cosmos”,NavPress, Colorado Springs, CO (2001) Note: this paragraph of the present article excerpted key information in Chap. 3 of Dr. Ross' wonderful and lively discussions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Century.
12. Press Release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06: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06/press.html
(伍煒國博士是美國應用數學家、太空科技數學家,曾任職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四十年,他的見證見於YouTube。)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脫離邪靈的干擾
王佩賢姊妹的見證
邪靈來侵惡夢連連
我是在傳統華人祭拜祖先和偶像的家庭長大的,婆婆是一個信奉道教,為人性格固執,思想保守的老人家。父親是一個無神論者,一直以來都認為宗教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媽媽想在經濟上希望可以更加寬裕,到處求神拜佛。媽媽還沒有信主以前,對靈界的東西很敏感,常常被邪靈騷擾,牠常常在夢裡攻擊媽媽。直到有一次,她去拜我家後面的印度佛,並且服用了從那邊帶回來的東西,情況才有了改善。
這事以後,此神明要媽媽成為牠的乩童,媽媽不想這麼做,就拒絕了。可是,卻因此受到牠的干擾,終日感到惶恐不安。於是,爸爸帶著媽媽去找其他神明求助。在求助的過程中,大概有兩三個月之久,媽媽的生活過得不像正常人,有許多不尋常的行動,如:打功夫來驅趕先前神明的干擾,飯量突然比普通人多,不可以看到有關神明的東西……,等等怪異的事常發生在她身上。她幾乎每晚都作奇奇怪怪的惡夢,甚至不承認我是她的女兒。對於媽媽這種不正常的行徑,不能像正常人般生活,尤其是當時她被邪靈干擾時,我實在感到驚惶失措,憂心如焚;爸爸也因此瀕臨精神崩潰。
愛母親心切鍥而不捨
當我上大學第一年時,在學院傳道會學會了以 “四律”傳福音後,我回到家鄉時就向媽媽傳福音。當時,她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我告訴她,每晚睡覺時如果邪靈來干擾,掙扎不能醒來時,就喊主耶穌的名字,求祂來救妳。後來,媽媽真的照著我的方法去做,果然她在掙扎時求耶穌的幫助,她就立刻得到釋放而清醒過來。媽媽親身經歷了好幾次,都得到主耶穌的護佑,就認為耶穌是最有權利的神,可是她不願意接受主的救恩。我對此鍥而不捨,不斷的為母親的信仰禱告,弟兄姐妹也同心一起為她禱告,我也邀請了學院傳道會的其中一同工,牧師前來探訪母親。感謝主,神終於改變了她,讓她領悟到當她離了耶穌,就沒有希望;唯有耶穌才能夠驅趕附在她身上十年之久的邪靈。
記得母親在信主之初,不斷受到邪靈在夢裡的恐嚇。後來,我和她一起做了一個棄絕偶像的禱告,從此,她不再做任何可怕的惡夢了。她能夠每一次靠主耶穌的寶血遮蓋保護,使她領悟到要除掉所有用來祭拜偶像的物件,以免遭受撒旦的控告。後來,她還要求拆掉一切與過去祭拜有關的物件,從此與它一刀兩斷。
心結得解全家歸主
我一直迫切的希望父母早日歸主,現在媽媽已接受主,而爸爸卻徘徊在救恩的門外,這件心事何時了結呢?感謝主,自從媽媽信主以後,爸爸看到媽媽無論在身心靈各方面都一天一天的好轉,並且還有喜樂的生命,每天都快快樂樂的,他也羨慕不已。感謝主,他終於答應跟著媽媽一同到教會去,由牧師帶領他接受主。不久,我的弟妹也從我分享的 “四律”中接受了主的救恩。
我曾經向婆婆傳福音,她老人家不能決定,後來看到我媽媽信了主,她也以一顆單純的信心接受了。從我家一個接一個經歷神的偉大,而接受了耶穌作為個人的救主,我實在深深的體會到神的信實,祂愛我們全家,不讓一人沉淪。我覺得要做一個孝順的兒女,就是把耶穌基督的生命活出來,讓父母親在有生之年認識主而得救,得著永生,這是好得無比的。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懶人也有遺憾
雯滴姊妹
頗有一段時間,我不明白主耶穌為甚麼要講以下令人覺得不公平的比喻。
地一個浪子要求父親分家,錢到了手,便立刻遠走高飛,等花光錢才懊悔回家。父親卻為此事大晏鄰里,氣煞守在父親身旁辛勤工作的大兒子。(參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
第二個故事講一個雇主,清早雇用了一幫工人;快下班前,再雇用一幫。黃昏發薪,給相同工錢。(參馬太福音廿章1-16)
當然我明白這是恩典。主耶穌說的是天國的比喻。天國裡有恩典,天父施恩給不配的人。
當然我也知道這是憐憫,我們都是罪人,都需要憐憫,也須學習憐憫人。
可是我仍有揮之不去的不公平感。為甚麼上帝總是額外施恩給不長進的人?莫非鼓勵我們都做浪子、都做懶人、單仰望祂的憐憫?阻礙我們明白真理的,是狹隘的自私心理。我們常著眼於得,總希望自己蒙福──最好不勞而獲。極少人熱衷叫人蒙福。所以見人蒙福,便想到是否公平。
我們看為人付出是自己吃虧;沒想到做人要是能有貢獻、讓人蒙福,是多大的福分──比光自己蒙福,福氣更大!試想,假如讓你一生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懷才不遇、一事無成、對人對社會沒半點貢獻、沒有人因你得福,只有你,像條蛀米大蟲,白白消耗世上的資源;或像一個被遺忘的鐵鍋,放在角落裡生銹腐蝕,就此完結一生;很多人覺得,這樣的人生挺痛苦。
貢獻是一種快樂。能善用此生,叫人蒙福是莫大福分!多少人希望自己的人生有貢獻。多少人做義工覺得快樂、有意義。多少人樂意付出、踴躍捐獻助人。能替人解困,看到別人因自己蒙福;是多麼快樂的事。這種快樂,非自私狹窄的人能理解。所以,不要眼紅別人蒙福;也不要因自己蒙福而太興奮。因為一個只有領受而沒有付出不能叫人蒙福的生命、其實是生命上的一種缺陷和人生的遺憾。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去天堂的孩子
李王文玲姊妹的見證
二OOO年三月十四日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我與丈夫都哀痛欲絕,因為醫生告訴我們,我們的心肝寶貝女兒雪儀患上了血癌。我們不相信!為什麼這樣健康美麗而甚少生病的雪儀會有血癌?為什麼?發生了甚麼事?我們簡直難以接受。我怨天不公平。為什麼患病的不是我而是我心愛的女兒?她才六歲,為什麼是她?我心中吶喊著。接著是一連串的痛苦檢查:抽骨髓、驗血、擇人造血型,以便接受化療,這一切對於雪儀都是從未有過的痛苦。我們聽著她在治療室的哭叫,真是痛入心腑,但又很無奈,我們多麼希望可以代替她啊!
經濟崩潰
七月,我們這個家面臨經濟崩潰。女兒尚在治療,丈夫在大陸駕駛的貨車連車帶貨被偷走。他是我們家的經濟支柱,怎麼辦?我們自己不吃沒關係,而一對兒女尚要吃飯、讀書、治病,雪儀尚需購買營養品。前路茫茫如何面對,令我們很驚慌,這時醫院的社工幫助我們,申請了仁濟緊急援助及政府的綜援。福利署的鄭先生他們不但幫助我們這個家庭申請綜援,解決了燃眉之急,而且傳福音給我。鄭先生用了一個上午時間告訴我,上帝是怎麼樣的神,耶穌是誰,若要信耶穌就要打開心門交託並願意順服祂的安排,我默默地聽鄭先生講,雖然當時心裡還未接受,但鄭先生的話像種子般種入了我的心田。
八月,雪儀癌病再度復發,我再度陷入擔心、哀痛中,因為醫生說必須再做化療,而且隨時會有倂發症,有生命危險。雪儀的面部已開始不對稱,聽力也受到影響,白血球一天比一天高,情況緊急,儘管一千個不願意,也只得無奈地接受化療,別無他法。不幸的事終於逃不掉,倂發症發生,雪儀出現呼吸困難,X光顯示肺組織受感染,醫生將她轉去深切治療病房用儀器幫助她呼吸,否則很危險。那時我困苦、哀痛和無助地整日以淚洗面。看著美麗的女兒鼻子和半條腿都插滿了管子,我多麼心痛,卻甚麼也幫不了她,我能做的就只是幫她按摩全身。我又不能在她面前哭,因知道我是她的力量,我不願讓她不開心。
在這困苦的時刻,我很久沒見的朋友貞姐帶著她教會的傳道人梅太來到我身邊,她們問候我,傳福音給我。這時我心裡充滿感動,之前的李小姐、鄭先生、羅院牧等向我傳福音的人,他們說的話在我腦海一一浮現。當梅太問我是否願意信耶穌時,我感覺她的話是那麼有力量,我竟毫無能力抗拒,感動得淚流不止。為甚麼這些原來素不相識的人,這麼關愛我和女兒,這時候我決志信耶穌。我相信耶穌一定是位慈愛的上帝,因為那些原來素不相識的基督徒是那樣的關懷我們。梅太還送了兩盒錄音帶給我。
第二天見到羅院牧,我把決志信耶穌的事告訴她,她很高興,與我一起到病房看望雪儀,並傳福音給她,同時教我帶她唱兒童詩歌。出來後我們談了很久,我把內心仍然保持著佛教的信仰告訴她,我還強調好的神是可以共存的;因為我覺得只要是導人向善的都是好的。我心裡想著這個問題,慶幸上帝沒有因為我的無知而離棄我,繼續帶領我。就這麼巧,當我聽完梅太送我的錄音帶「咒詛變祝福」,很是震驚。上帝透過一個自閉症的小孩告訴我,我所聽信的佛教是甚麼。他說:「佛教是哲學,不要拜偶像,但要信耶穌。」這句話震動著我的心靈,上帝用了一個最恰當的詞形容我的信仰。「哲學」這詞是我從未想過的,以前我只知道導人向善是好的,卻從沒想過佛教原來是人所想出來的思想,是「哲學」。短短兩天,上帝引領我走過人生的另一個境界。
當醫生告訴我雪儀的白血球不受控制地增長,肺炎也很嚴重,不適宜再做化療,即是放棄救治雪儀時,我的心充滿痛苦。我多想一刻不離的陪著雪儀,但這沒用,我除了哭,沒甚麼能幫女兒的。我想起鄭先生的話,一刻不停留,馬上撥電話給傳道人梅太,問她教會在哪裡,告訴她我們要去教會。九月十七日我們全家第一次去教會,當唱起詩歌時我已成為淚人,崇拜時我用心靈向上帝哭訴我的委屈。我告訴父神,我願意把雪儀的一切和我們全家交託給祂,求上帝醫治帶領。我知道上帝的安排一定是最好的,無論怎樣我都願意順服信靠主。
九月十七日是個非常難忘的日子,雖然我們第一次去教會,對基督教認識甚少,但奇妙的是,這天我竟要求牧者為雪儀施行洗禮。我相信這是上帝的安排,因為當時我並不懂甚麼是洗禮,事後我都奇怪,為什麼會有這念頭。貞姐幫我們聯絡了傳道人蒙敬成,在他的小房間我已泣不成聲。當天下午,傳道人蒙先生和一班弟兄姊妹來到雪儀病床前,那時雪儀注射了非常重的藥物全無反應、沒有知覺,只有為她禱告希望她能聽到,如果雪儀不願意是不可以洗禮的。很慶幸,很感恩,雪儀這六歲的孩子竟然用她最大的力量努力克服藥物對她的控制,用表情來回應蒙叔叔,表示她聽見了,在場的人都很感動。我再一次問雪儀是否願意接受主耶穌,雪儀亦再次用表情回應我們願意接受主耶穌,這時弟兄姊妹都感動得哭了。在這情況下,我們完成了為雪儀施行的洗禮。
第二天,因雪儀的白血球已由正常人的四十升到二百,主治醫生說雪儀的時間不多了,她爸爸呼天喚地,捨不得呀!雪儀是我們的寶貝,很奇妙我竟然平靜地感謝醫生對雪儀的治療,並要求醫生給她最大的舒服,而沒有強留住她!我鎮靜地打電話給傳道人梅太、家人、羅院牧、李小姐,他們都一一來到雪儀身邊,雖然雪儀仍昏睡著,不能說話;但梅太不停地把福音傳給她,告訴雪儀在主耶穌的懷裡不用懼怕,我平靜地沒有哭泣。接著我也告訴雪儀在主耶穌裡不用懼怕,她去的地方媽媽將來也要去,羅院牧也接著不斷傳福音給雪儀並給她聽兒童聖詩,很奇妙,慢慢雪儀竟睜開眼睛看著我們,她哭了,我再次告訴雪儀:「不要難過,不要哭,在主耶穌懷裡雪儀是好寶貝,不要怕,媽媽永遠不離開雪儀,雪儀乘早班飛機,媽媽乘晚班飛機在天堂相聚。」這時雪儀不哭了,她慢慢合上眼,就像睡著了。我們繼續不停的給她聽聖詩,心電圖顯示她的心跳慢慢減弱,直至成了平線。護士告訴我們雪儀走了,她竟然毫無掙扎地離世,這是不可思議的,我相信這是上帝的恩典。上帝愛雪儀亦愛我們這個家庭,祂沒有一刻離開我們,時時帶領著我們。
晚上我們最後送雪儀到殮房,回到麥當勞叔叔之家 (這是一間提供長期住院病人家屬暫時的家) 。其他病人家屬來問候雪儀,當我告訴他們雪儀已離世時,其中一位陸太哭了,她告訴我一件震撼我的事。她說昨天晚上,她們很晚才睡,約十二點時,她三歲的女兒逸楓突然告訴她說:「有一個小朋友要上天堂。」當時她以為女兒說胡話,還叫她不要亂說。可是逸楓卻很認真地繼續說:「那個小朋友五、六歲,頭上有水的。」陸太很害怕,問:「那小朋友是不是現在上天堂了?」逸楓說:「不是,不是,是明天。」我很震撼,因為逸楓說這話時間剛剛是雪儀領完洗禮的那天,當時傳道人蒙叔叔為雪儀完成水禮,叫我用紙巾把雪儀頭上的水抹掉,我還捨不得呢!因為我以為那水是神聖的。怎麼有有這麼巧合,離世的時間、年齡、頭上有水,在一個三歲的小孩怎麼可以預言得這麼巧合。我相信三歲的孩子沒可能說謊,我相信這是父神透過她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給我們心靈得到無比的安慰。
雪儀離世,我們的心亂糟糟,不知該先做甚麼。梅太、社工、李小姐等都來電告訴我們關於安息禮拜的程序。我們沒頭緒,不知要將雪儀安葬在哪裡,安息禮拜在哪裡舉行,也不知靠禱告求上帝帶領。但我們竟駕著電單車用了半天時間將這一切事宜都辦妥了。去寶福山辦安息禮拜手續、選棺木、選禮堂等等,再由沙田到遠在香港的薄扶林基督教墳場,訂好骨灰安葬位,再駛往廣東道辦死亡證明、訂火化爐,又在四點半前趕往威爾斯親王醫院領回雪儀遺體送到寶福山殯儀館。辦了這麼多事,去了那麼多地方,之前是不知道頭緒,現竟只用半天時間就辦完相關事宜,真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是第二天,我們仍使用電單車去福利署辦事之後,丈夫發現電單車有響聲,拿去修理時,師傅竟嚇了一跳說:「肥佬,你們真命大!」原來那電單車的車輪還差一格螺絲位就飛脫掉,螺絲竟不用螺絲起子就可把車輪卸下,我丈夫當時目瞪口呆,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並不是我們命大,我相信如果不是上帝的保守,我們可能在路上就要發生慘劇。感謝親愛的父神對我們的保守,否則,我們的兒子就可能變成孤兒了!
因著這段經歷,我們全家都決志信耶穌了。另外雪儀的病友敏怡及她媽媽梁太也決志信耶穌,逸楓的媽媽陸太也由一個無神論者到能跟我一起來到教會蒙受福音,並決志信耶穌。在麥當勞叔叔之家及威爾斯兒童癌病中心還住著許多像雪儀一樣可愛的小孩,他們深受癌病的折磨,他們的家庭仍需我們去關懷,主耶穌叫我們愛人如己,讓我們大家一起將主的慈愛帶到他們中間,讓他們在黑暗中看見光。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末代賭王的得救
鄧天兆夫婦親自現身見證他得救的經過與製作CD供更多人知道他的見證
賭王之王
贏過8000萬港元 (約1000多萬美元) 的「賭王之王」鄧天兆,在半年内把錢輸光,巨債纏身,苦不堪言,並打算自殺結束生命;但是,在他人生最低沉的時候,愛的真神尋找他,挽回他……。
四代職業賭徒
現年46歲出生於馬來西亞的鄧天兆,在未信耶穌之前,是一個職業賭徒。他不緯言:「我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職業賭徒。在3歲的時候,我已經愛上了錢;年紀輕輕便很喜歡把錢拿靠近鼻子去嗅它。七歲開始就學會了賭錢,足足28年,我不曾離開過賭桌。無論是在英國倫敦讀大學,或回到馬來西亞幫爸爸做建築生意的時候,我總是不忘去賭。」
1984年由於馬來西亞經濟衰退,建築行業亦吹淡風;鄧父居然提議天兆一起遊埠去。他們旅遊的目的,並非觀賞大山河川,風景名勝;而是前往澳洲不同的賭場流連。據鄧天兆說:「澳洲有4,5個州上都有賭場,我們天天在那兒賭個不亦樂乎。當時,我曾稍作統計,八五年前我的“戰績”並不理想,輸多于贏;但由1985年1月至11月,我在澳洲所贏的錢,却高達三萬元澳幣,相等於六萬元馬幣,這是一個相當誘人的大數目啊!」
變牌超然力量
就在同年11月底澳洲的賭場内,這個職業賭徒鄧天兆,跟當地一位玩百家樂出名的外籍高手,在四周起哄聲中,展開了一場緊張刺激的“決戰”。鄧天兆憶述當場的情形說:「一時間,圍在我身邊的人群,都當了我的拉拉隊;他們大力鼓吹,要我為中國人争一口氣。當拿到第一局牌之際,我暗叫不妙;因為累積了23年賭錢經驗的我,從第六靈感得知對手手上的牌是“八點”,而我的則是“零點”;換言之,牌一開出,我就是輸家。我心中一直喃喃唸着,「我一定要九點,一定要九點。」沒想到,把牌推出打開,我的竟然變作“九點”通贏。那一刻,我大聲驚叫:「有鬼!有鬼!」接着全身發抖,並多次重復說:「無理由……不可能。」
「第二局我沒有下注。到第三局,過程完全跟第一局一樣,我以“九點”再下一局,贏了對手。當時,我喜不自禁地喊出來:「我發達了!」因為我竟然有變牌的超然力量,要什麼牌就會有什麼,這豈不等於是所向無敵?」於是,鄧天兆便向上蒼懇求,一定要保有這種力量,切不可使之離開他。
贏八千萬港元
果然,超然力量使鄧天兆每次在賭場都旗開得勝。據他說,由1985年12月至九一年的職業賭博紀錄中,他從未輸過。期間他到過的賭場,分散於澳洲、馬來西亞雲頂、澳門、韓國、拉斯維加斯、英國…等地。由於每次出入新加坡都很順利,迷信的鄧先生,1987年就決定舉家遷移到那塊福地長居。1989年這位職業賭徒,竟然還贏了一個“亞洲太平洋賭王冠軍”的“美譽”。
鄧天兆坦言:「那幾年間,我所贏得的錢足有八千萬港元(相等於1800萬新加坡幣);加上我的生意亦做得不錯,那段日子可以說是財富滾滾來。有錢有地位的我,常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樣,氣焰逼人。一段時間我根本不把人當人,尤其是窮人放在眼内,我看扁他們,歧視他們。後來甚至變本加厲,六親不認,不但不認父親和家人,連帶與太太的關係也很疏離;太太和女兒都很怕我,從不敢騷擾我。當時被我視為最重要的就是賺錢。可憐的是,雖然有錢却没有安全感,因為常常怕被人綁票,於是只好請黑社會保鑣來保護我;可見我的心中毫無平安。」
逢賭必輸失運
在1990年7,8月間,鄧天兆曾在賭場遇上了一宗奇事:「當天,有一位全身發白,穿着白西裝的陌生老伯,走到我的身邊勸說,“你該停手,不要再賭下去。”那時意氣風發的我豈會聽他?往後的日子,當然是錢繼續賭。不料六個月之後,我在一場賭博之前到洗手間,正待我脫下手錶洗手時,在眼角瞄到鏡子有一黑影剎那間的閃開,我轉頭四周圍看,除了我沒其他人,我心頭不由一震,知道大事不好了,你們知道賭徒也很忌諱看到這些邪靈的。從那次之後,我的運氣開始走下坡,超然力量似乎也失去了。」
從1991年正月開始,“長勝賭王”竟變成“逢賭必輸”的失敗者。鄧天兆說:「六個月下來,我把赢回來的8000萬完全輸光!連帶我的地產物業、氣車都賣掉了,一下子,積蓄以至所有的東西都失去了;而且還欠下三百萬坡幣的債。當時,我一壽掏莫展,唯有到處找相士、風水先生、靈媒求救;可惜毫無幫助。在最低沉的時候,我整整一個星期不能吃飯。
跳樓尋死逃避
有一天夜半,我獨自坐在公寓的露台外面,忽然好像聽到有聲音提醒我不如去“自殺”;剎那間,我覺得“尋死”果然不失為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既然金錢地位都没有了,生無可戀,往下一跳死去之後,便可以不需要還債,也不要再負家庭的責任。於是,我就從十五樓跳下去;與此同時,我很清楚聽見前面好像有人對我說話:“快祈禱,否則就會太遲了!神愛你。”那一刻,我大聲喝問上天,“如果有神,你就讓我看見你的愛!」
不知怎的,在早上七點,我醒了過來的時候仍坐在露台上,並沒有死去,我記得我已往下跳,甚至已看到離我不遠的地面,但我卻在露台上,百思不得其解。及至兩小時後,我的姐夫從香港來電,說要來新加坡見我;當時我的壞意念又來了,我打算以游說他投資為藉口,向他借來200萬,好叫我可以再賭一鋪,藉以翻本。
快祈禱!神愛你
星期日上午姐姐和姐夫請我陪他們去教會,為了討好他們以便借錢給我,於是答應同去。下午回家後姐夫竟然要我坐下來聽他“講耶穌”,大家都知道賭徒的時間寶貴,如此這般便花了我四個半小時,正覺可惜之際,奇怪的事發生了。在講論的過程中,姐夫突然站起來,指着我說:「這不是辦法,你要快快祈禱,否則就會太遲了!神愛你。」那聲音似曾相識,也不像姐夫的聲音。他先後三次這樣告誡我,說話一次比一次有力。我想起昨天在露台,打算輕生時所聽到的聲音;於是我大哭起來,深感神原來真的是愛我的。
接着,他們又要邀請我参加了一個佈道會。當日台上的牧師大聲疾呼,好像指着我說:「今天是最後的機會,希望你能改變,神愛你。」「當我聽到這些熟悉又親切的呼喚時,我放聲痛哭,整個人降伏下來,接受耶穌作我的救主。」
看見真神的愛
後來,我們到機場送姐夫回港時,他擁着我,並告知日前在睡夢中,(原來就在我打算跳樓的同一時間),聖靈甦醒並感動他,要立刻起程到新加坡去看望我;正如我向神祈求的──「如果你是神,你要讓我看見你的愛。」那一刻,我哭着跟神說,「我雖然不知道你是誰,但我要認識你。」我實在看見神的偉大,他多次派遣人來勸止我,愛我、挽回我。神的愛大大感動了我,最終,我在1991年6月受浸成為基督徒。我能够作出這個決定,最開心的當然是為我祈禱了25年的家姐和姐夫,以及我那位流淚禱告多時、對我不離不棄的太太。他們一起流出喜樂的眼淚,看着我這個職業賭徒回頭了。
賭徒咒詛化解
「就這樣,我們鄧家幾代賭徒的咒詛給神化解了!自此以後,我不但與賭絕緣,而且還經常在教會做見證,告誡沉迷賭博的人,勸他們不要被這個罪惡捆綁。鄧天兆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就在教會裡全時間服事;後來,也當上財經顧問的工作,為的是賺點錢來支持一些基督教事工。」
從一個職業賭徒變成一個到處為神作見證的信徒,鄧天兆生命的大改變,再次證明上帝是真的。你或你的家人可有沉溺在賭海之中無法自拔?這裡有一位愛你們的真神,等着你們回轉。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我曾兩度自殺
王彼得弟兄的見證
我是家中長子。在我們家,燒香拜拜是長子的責任,所以從小就隨著大人拜祖先,拜佛祖、天地爺、灶君,甚麼都拜,可說是滿天神佛。我從小有敬天法祖的心,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每人的一行一言都有神明鑑察。家父母是萬國道德會會員,我常隨他們聽道,都是教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婆媳相親、妯娌和睦等做人道理。我對這些道理很感興趣,信天老爺賞善罰惡,從小就不敢做違背天理和對不起良心的事。但我很怕鬼,晚上一個人走路,總是毛骨悚然。
二十歲那年作流亡學生,從東北到華北,再從華北到華南,最後隻身跑到台灣。在那裡孑然一身,舉目無親,無依無靠,衣食不繼;不得已,投身軍旅。在軍中飽受煎熬,身心都受了很多創傷。我因自幼體弱多病,軍中嚴格的操練叫我吃不消。非常想家,卻歸不得。想到前途茫茫,前進無路,後退無門,深感無助,只有呼求蒼天。
一九五二年夏天,我在軍中服役,讀到一篇文章:有一個人因失戀自殺,獲救後躺在病床上,有人向他傳福音而信耶穌。他信耶穌後對記者說的話,我至今言猶在耳。他說:「我再也不自殺了!世界上還有許多可愛的人,還有許多需要做的事。主耶穌為我的罪死,賜我新生命,我要為祂而活,將祂的救恩分享給像我這樣需要拯救的人……。」這幾句話深深地打動我的心。我想,主耶穌真有那麼大能力,讓一個不想活下去的人有勇氣活下去嗎?如果是真 ,我也要信耶穌,因為我有兩次自殺的經驗。
一九四九年秋天,我們部隊從台灣調往舟山。當時運兵都是用貨船。我們的單位被分配在甲板上。夜裡一出港就下雨,被淋得像落湯雞,秋風一吹,真是難過。心想:我何必白受這些痛苦?受這些痛苦所為何事?做人真沒意思。我活下去是為了什麼?我想不出答案,也不要活受罪,就決定跳海。我站起來,向船邊走去,一不小心,踩了別人,被狠狠罵了一頓。很多人被吵醒,在眾目注視下,我無法跳海。這次沒自殺成。
到了舟山,天氣變冷,雨還下個不停。從早到晚行軍,背包又濕又重,一天兩頓飯,有時還吃不飽,真是飢寒交迫。我覺得活下去真沒意思,但求一死了之。於是就趁夜靜無人,往茅廁上吊。卻被也來如廁的人看見,又沒死成。經過兩次自殺未遂,我的憂鬱症越發嚴重,一天到晚呆呆的,連自己生活都顧不好。朋友們天天看顧著我,就更沒有自殺的機會。
那天,看到「自殺獲救而信耶穌」的報導,引起了曾二度企圖自殺的我的注意,決定看看怎麼回事。一個禮拜天的上午,我走進禮拜堂裡聽道。那天講道主題是:「信耶穌有永生」,引用聖經約翰福音三章36節:「信子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我這才得知,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我們世人都犯了罪,都在上帝的震怒之下。我們若接受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就可得救。上帝就要赦免我們的罪,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不信耶穌的人,因為他的罪還沒有得到救贖,所以他要天天背負自己的罪,承受上帝的震怒。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上帝獨生子的名。」(約翰福音三章18節) 我自忖承擔不起上帝的震怒,就即時悔過,承認我是個罪人,求主耶穌的寶血赦免我的罪,洗淨我一切的不義。禱告時,眼淚直流,內心卻充滿屬天的平安喜樂。我知道上帝已經收納我,赦免我的罪。
從那天起,至今已超過半世紀,天父一直引領我。雖然從世人的觀點看,我沒有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天父徹底更新了我的生命。我有不屬這世界的平安和喜樂。我不再怕鬼,不再對人生絕望。在耶穌裡,我找到活下去的意義,就是為上帝而活;同時,我也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因有耶穌,我有永生;因有耶穌,我的生命無論多麼渺小,仍是世上的光和鹽;我能成為別人的祝福,又怎會想到自殺呢?
親愛的朋友,但願你也趕快信耶穌,祂會救你,赦免你的罪,賜你永生和天上來的平安、喜樂。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越走越光明的路
李革舜牧師見證
接受洗禮
我生在廣東中山縣,父親務農。我有一位伯父在台灣做英國洋行的茶葉部經理,他邀請父親去幫忙業務,爸爸從六個兒女中挑選我與他同行。1947年我9歲,到了台北,住在伯父家。我家從此分開兩地。我11歲那年,大堂姊患了腦膜炎,病危將要離世,家人都到醫院與她見最後一面,這是我第一次經歷到死亡的恐怖。從那時起,我就有尋求真神的心。
同學中有一位是基督徒,和我分享他教會牧師的講道,說地球與月亮有規律地自轉和公轉,證明是有一位創造萬有的上帝設計這一切。手錶有規律地轉動,必須有人造,每日還是會走快或慢幾秒;但上帝使地球繞太陽轉,一百年也不差一秒。當我覺得基督教所信的上帝比台灣民眾所拜的菩薩、偶像更合理,曾想一起去禮拜堂聽道,可惜當時沒有人帶我去。小學畢業後,我考上台北最好的中學 (建國中學) 。我喜歡打籃球,與幾位同學組隊。我們的隊長是基督徒,他邀請我去教會聽福音,那天講員是台彎大學電機系的教授丁成章先生。他用十分合邏輯與幽默的演講,來證明宇宙萬物必有一位上帝來設計,例如人的心臟只有拳頭那麼大,一生不停的跳,十年就跳約四億一千萬次; 但人工心臟是鐵做的,很大又常會壞。人眼的功能勝過照相機,並能以雙眼來衡量景物的遠近。人的睫毛長在眼上,而不是長在手指上,否則雖可用來刷牙,卻沒有眉毛來擋汗水。鼻子的位置是在嘴巴上面,我們吃東西時又可以聞香味;若長在頭頂如煙囪,下雨時水會流進鼻子。他講了很多奇妙的事,我聽後就相信宇宙有上帝,只是覺得上帝高高在上,離我很遠。
之後教會寄福音書給我,我讀到耶穌為救世人而死,覺得很難理解。當時我受親朋影響染上了賭博的壞習慣,知道必須靠信仰才能脫離捆綁。又看到一篇文章說到,許多科學家信有上帝,其中很多信了耶穌基督。我就想,跟著這些有名的科學家信上帝與耶穌基督必定不會錯。於是仰天做祈禱說,我願信上帝,求主幫助。那年我十六歲,初中畢業時接受了洗禮。
繼續尋求
高中聯考我以第十名的成績又進入建國中學高中部,我與許多優秀的同學一起讀書,同時也在信仰上求進步。教會派傳道人每週一次到學校帶領我們讀經、禱告,我每禮拜日都去教會參加崇拜及少年聚會。聚會所在台北的信徒眾多並且都非常熱心傳福音,追求長進及事奉上帝,有許多大學畢業後為上帝奉獻一生的同工來帶領青年人,每年暑假、寒假都為青年人辦培靈會,我在教會帶領下,靈命有明顯的進步。
到了高三最後一個學期,學校為畢業生分甲、乙、丙三組準備考大學:甲組是考醫學、理工科,乙組是考文科,丙組是考商科、法律。班上同學幾乎全部選甲組,為了將來畢業後容易找到工作。我當時有很強的願望,想知道所信的上帝是否百分之百是真的。兩年來,我是跟著一些熱心的信徒在聚會,覺得他們信的上帝是第一手的,自己對上帝的認識是二手的 (從他們而來) 。我想進大學後用一年的時間,專心追求我的信仰是不是真的,因為當初信基督並非真認識了祂,只有尋找精神的寄託。為了爭取自由的時間,我就選讀乙組,同學們都認為我做了傻事。
結果我考取台大外文系,班上同學五分之四都是女生。高中同學中有十位進了醫學院,其餘進了理工科,他們一入大學,功課就很忙,我卻逍遙自在,有很多空閒時間,就參加教會所有的聚會,每日讀一、兩小時聖經。在學校圖書館,我也看文學與哲學的書,思考人生的意義。每日上學前,先到教堂做一小時的靈修禱告。經過一個多月,我禱告更加迫切,我向主說:「祢必須向我證明祢是真的,因為我現在是放下我的前途,專心來尋找祢。」
有一天我禱告時,很像雅各與上帝面對面摔角,我對上帝說:「祢若不向我顯現,我就不放祢走。」在懇切禱告時,不知不覺進入與上帝交通中,禱告的話語非常流暢,並且滿了情感,覺得上帝的愛與喜樂充滿了我的心,我禱告了很長的時間,這是以往從來沒有的經歷。第一次經歷聖靈豐盛的充滿,我感到上帝同在的榮耀,使我對上帝真實,百分之百的確定。那天我騎單車上學充滿極大的喜樂,這大喜樂延續好幾個禮拜。我終於發現基督教的上帝是又真又活的神,我的感受是:那向亞伯拉罕、摩西、保羅顯現的上帝,也向我顯現了。我是多麼幸運啊!以後我在聚會中開口禱告,都有聖靈的充滿,話語流暢,有能力。那時是1958年10月,從此之後到如今,我再沒有懷疑過上帝的真實性。
全心跟隨
知道上帝是真的之後,我開始考慮第二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這一生要做甚麼?是否要轉系讀一門實用的科學?其實我迫切在尋找值得我把整個生命投資進去的科目。讀外文並非我真正的興趣,學一門專業只是為了容易找工作,也不是我心所要,我尋找了幾個月都找不到我人生的道路,心裡很是焦慮。一天上殷海光教授的理則學,他說:「你們大學生不要太得意,花四年能摸出一條路就不錯了;我們做教授的,有人一輩子也沒有找到一條路。」那天我騎車回家特別沮喪,我想:做教授的人連自己都找不到路,還能幫助我甚麼。正在徬徨時,忽然心裡聽到主耶穌的聲音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十四章6) 這聲音帶著千斤的力量,主對我說:「我就是你要找的那條路,你在我之外不必另找道路,你跟隨我,你人生就有光明的路。」我心裡充滿了驚奇,我從來沒有想到可以把我的一生投資在耶穌身上。那天我清楚知道,主耶穌呼召我一生跟隨祂,我就作了一個大決定:一生要專心跟從耶穌。我不再考慮轉系,決定把英文讀好,同時自修希臘文與希伯來文,要深入研究聖經。以後三年半我主要的追求是讀聖經與屬靈書籍,參與教會所有的聚會與各樣的事奉。我操練每日的靈修與禱告能進入與上帝交通,並住在主裡面享受上帝的恩典、愛與喜樂。
1961年大學畢業,政府派我們到軍中服兵役一年三個月,同學們都在準備留學美國,我決定奉獻一生在自己教會學習事奉主。退役後有一間台南的聚會所願接納我。我把要做傳教士的意願告訴父親和家人,他們都大力反對,對我非常失望。特別是父親更是傷心,覺得辜負了他養育之恩。傳教士在台灣的社會地位很低,收入也少,不能幫助家人。我在主面前痛哭,覺得虧欠了父親與家人;但我要跟隨主的決心很強,我告訴父親,我將來必定報答他。離家前一夜,有一位教會同工請我吃晚餐,臨別握手將一個信封留在我手中,我回家打開一看,是台幣100元夠我買一張火車票到台南。我流淚感謝主,知道上帝印證我獻身事奉祂。在教會事奉了兩年,感覺需要進神學院深造,就申請入美國的神學院。蒙主開路,我在1964年來到舊金山進了保守派浸信會神學院。我發現神學是奇妙高深的學問,滿足了我求知的意願,四年的神學教育帶給我很大的益處與喜樂。1968年神學院畢業,立刻有加州首府的教會請我做粵語部牧師,1969年我開始幫助加州大學大衛市分校的國語查經班,後來人數增多,就成立為教會。1982年他們聘請我作牧師,我就全家搬到大衛市。我很喜歡傳福音與牧會,教會不斷增長,蒙主祝福。這期間我申請父母來到美國,有機會孝敬他們,,並帶領他們信了耶穌。
1984年開始,中國大陸學者陸續到大衛市加州大學進修我們有機會帶領許多人信主,教會由幾十人增加至數百人。後來上帝給我很重的宣教負擔,我在2004年6月從教會退休,加入使者協會,願意把餘生奉獻作宣教工作。上帝給我健康與體力,可以到各大學查經班及各地教會傳福音,並造就信徒。我願學效保羅的榜樣: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我覺得我的人生如聖經所說:「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言四章1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