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謹防「溫柔」殺手
錢志群//
兒子三、四歲時,總不願早睡,躺在床上會問一些古怪的問題。其中就有「天為甚麼會黑?」我對他說:「那是上帝有意造出來的,為了讓人很好地休息。」兒子又問:「人為甚麼要休息?」我說:「白天都忙,累了。」
這不是哄孩子的話,起初上帝用六天造完天地萬物,第七天就休息。上帝做事不費吹灰之力,何須休息?祂這樣做是提醒人要休息。可是人活一世,卻往往並不在意上帝的好意。商人們天天開業,政界人士常常加班,從週一到週日不過是數日子的方法,並沒有勞動與休息之別。白天與黑夜也在燈光下失去了原有的用意,挑燈夜戰成了人們刻苦、勤奮的代名詞。
違背了天意,就難免要自食其果。如今過勞成疾、過勞而死的人實在難計其數。我的好友沈浩去年十一月疲勞猝死時,年僅46歲。他的死霎時間成了中國各大媒體的一個熱點,連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都專門致電,沉痛悼念。一個村書記的去世,怎麼大書特書?因沈浩是從省財政廳選派下去的,他在那裡誠懇為民服務已三年期滿,原可回到省城; 卻被當地98位村民找到省裡,要求他繼續留任。沒想到,他汗灑六年鄉村路,最後也魂歸那方土地。鄉親們在淚水中不斷訴說著沈書記廢寢忘食的一個又一個故事。看著網上他那一如過去,笑容燦爛的照片,我掩不住感嘆,要是他勞逸結合,壽數正常的話,豈不為當地謀得更多福祉?又怎會給妻女、母親帶來如此大的傷悲?
留心那段時間正面報導的過勞死接二連三:重慶27歲男教師猝死講台上,生前常喊「工作累」; 新疆的鄭州市特警沈戰東因勞累過度,犧牲在治安第一線,那天是他28歲生日......。過勞死並不陌生,因為我們身邊常有未被宣傳的過勞死者。
這世界好像個陀螺,越轉越快。人們越奮鬥越產生出日益複雜的科技手段,挖空心思的人際關係和越來越快的工作節奏,似乎是人們共同編織出一張無形的壓力網,罩住了自己。大家都趁著年輕,犧牲健康來掙錢,等年老時再回頭拿錢買健康。生命在生活變化中加速流逝,甚至在不經意中嘎然停止。在中國某網站的調查顯示,有超過56%的人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這些數字令人堪憂。
冷水煮螃蟹在漸漸加溫中不知不覺、沒有掙扎就死去。過勞也是在名利、成就中將人一步步送到疾病,甚至是死亡的門口,成了人類的一大「溫柔」殺手。不管是在「多勞多得」中的志願過勞者,還是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環境下,的被迫過勞者,他們都忘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歇腳,才能走得更遠。誰來給這些人敲警鐘呢?親人和朋友的提醒也許沒多少效果。上帝提醒:「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四十六篇10) 休息是上帝賦予被造物自我癒合、自我協調的一個內在條件,上帝甚至對土地都提出了休息的要求; 六年耕種,第七年要安息 (參利未記廿五章2-5)。農民都懂,地被連年耕種,必然越來越貧瘠,失去自然養份。
怎麼休息呢?方式多種多樣,因人而異,但任何類型的休息本身也要適可而止。有些人天天加班,喝起酒來一瓶又一瓶; 有些人一到週末,便與人通霄打麻將; 有些人坐在電腦前上網消遣,上網容易下網難,一坐就是幾小時; 有些人一頭鑽進健身房,進行超負荷的「殘酷健身」等等。於是,不乏有人猝死於酒場、牌場、網吧以及運動場; 因為他們以一類過勞代替了另一類過勞。其實,有很多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讓人賞心悅目,放鬆身心,比如:體育、音樂、書報、聊天、品茶、散步、郊遊、賞花、烹飪、遊戲,不一而足。還有一種最好的安息,就是去教會。在那裡,虔誠的人們用他們並不專業的嗓子,發自內心對創造主的歌頌,那旋律好似從心中汩汩流出的清澈泉水,淨化著歌頌者們自己的心靈。世上許許多多的浮躁、煩勞、勢利在那一刻,很容易被忘到九霄雲外。因為那裡充滿了從天而來主耶穌的愛,那裡能找到永生的盼望和心靈的安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