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宣倫作//
蕭馬毓華譯//
20世紀60年代,流行著安地威廉斯 (Andy Williams) 的名曲《月光之河》(Moon River);歌詞說:「月裡之河,總有一天我要風風光光地橫渡妳那闊逾盈哩的河床……」今天竟變成事實。1998年3月5日,美國航空曁太空總署 (NASA) 在北加州山景城艾瑪士研究中心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宣佈:月球兩極有大量存水。曉士頓的約翰太空中心 (John Space Center) 也證實了這項消息。
月球兩極的巨額冰層,可以維持人類生存一段很長的時期,而且可被電解為氫與氧;這兩種是未來移民外太空器材所需的重要燃料。此項發現,遠遠超過純靠光譜圖片來分析的層面,它是通過太空探勘儀在較近距離發出訊號所收回的資料來達成的。
既然人體含有90%以上的水分子,那麼月球有水,月球上有生命,就是很合邏輯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否則在1969年當美國太空人從月球帶回的石頭和泥土裡就能找到微生物。引人思索的是:生命是甚麼?構成生命的又是甚麼在地球上,生命是由有機體──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甘,以及遺存物資──如核甘酸,脫氧核糖核酸 (DNA) 所形成的。進化論者相信,如有足夠時間 (時機),以及一切所需的元素,進化過程就能進行,最後「生命」便會突然出現。可是談何容易,首先,是誰決定,水、有機物、遺存因子等,是必須的呢?換言之,是誰定下「產生生命」的規格呢?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 (Louis Pasteur,即今天牛奶都要經過的Pasteurization過程的那一位科學家) 說:「生命要從生命而來」。除非原先有生命存在,生命不會也不能從無到有,他的意思是,生命所以繼續存在,取決於曾有第一個生命存在。是的,第一個生命是關鍵;這點到今天已有明證。
在製造罐頭的過程中,要用高溫高壓來處理食物,使食物中所有的微生物和一切生命形式都被毀滅,然後將處理過的食物放進罐中,小心封閉儲存。罐頭食品便不會變壞,且在數月甚至數年後,仍保存營養價值。罐內不會有微生物突然出現,因為在它裡面並沒有任何生命形式存在。(所以不要買跌凹了的罐頭,因為可能漏氣。微生物一進罐內便繁殖,罐內食物便要變壞。)
小孩子的生命由父母而來,父母的生命又從他們父母而來,一直往上推,直至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而亞當是上帝照著祂的形象造的。但上帝 (生命的源頭),是誰造出來的呢?焦點是第一個生命。連科學家在內,沒有人知道生命的第一因何在。人類嘗試用各式各樣的推論,包括所謂「複合 (多元) 生命形態必然由單元生命形態演變而來」,然而他們卻並不確知「單元或簡單」的含義。首先,生命從來不簡單。細胞學專家會毫不置疑地肯定,一個單細胞其實不簡單,而人類對細胞的認識十分有限。如果我們能夠徹底明白細胞,那麼一切疾病便都有治癒之法了。
聖經可能是眾多諮詢的最後憑倚。聖經是上帝 (創造者) 的啟示。聖經明說,上帝創造者。祂用了6天創造天地萬物與其上的科學定律。(創造的次序對宇宙的存活有莫大的關係,例如第4日創造天體與我們的太陽和月亮,第3日創造萬有引力,即地心吸力 (水向下流) ,是天體運行所需的張力,秩序不能顛倒。) 聖經的上帝與人手所造的神祇大大不同,聖經說,人是上帝所創造的。在約翰福音一章開始即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正因生命在上帝裡頭,上帝就能做創造者,能賦予生命,把生命給予亞當。令科學家和生物學家頭痛不已的生命第一因的問題,對他們來說乃是個謎。但聖經卻明說,上帝是生命的第一因;只有祂能創造生命。接下來的問題是:誰給生命上帝?當以色列先聖摩西問上帝的名字時,上帝告訴他:「我是自有永有的 (I am that I am)」。這答案蘊藏著無窮絕對的權能,使領悟箇中意義的人頓生敬畏的心。
我們出世時,大腦平均有1,000億腦細胞 (神經細胞),這些細胞不會分裂,意思是我們不會越來越聰明。倘若今日我們連眼見的東西都不能完全明白 (科學性的),試問我們又怎能明白生命第一因?人類的智慧其實並不可恃。我們需要上帝的啟示。
上帝的啟示在聖經中明白清楚的說:除了今生,我們還可得永生。要接上永生的源頭,就必需接受耶穌基督,因為「生命在祂裡頭」──「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萬物是藉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耶穌就是這「道」,「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要知聖經所載是否真實,可分兩個步驟進行。
其一:憑信心接受上帝和聖經。
其二:在你生活的經歷中體驗上帝。單靠知識並不足夠。熟悉聖經也未必如願,你必須接受耶穌基督,回歸上帝,與上帝和好。當你漸與上帝關係密切後,你便會自然而然地體驗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為。(以上經文參出埃及記三章14;約翰福音一章1-14)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